趙葵美
摘要:教師的美好人生也就是讓教育者感到幸福的人生。教師是一種有特殊意義的職業,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育的職業。
關鍵詞:教育;教師;人生;人格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100
教育者廣義上泛指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狹義上指教師。教師的美好人生應該是寬闊而有所堅守的,豐富而又純潔的,富有而又淡泊的,有情趣而又有境界的。教師的美好人生也就是讓教育者感到幸福的人生。教師是一種有特殊意義的職業,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育的職業。教師的幸福人生雖與其他因素有關,但主要在教書育人、自我成長中實現,具有精神性。
有兩個因素關系著教師美好人生的實現:一是社會因素,二是教育者的自我要求。下面,筆者主要談一談教育者的自我要求:
一、教師對自己應有恰當的定位,建立起良好的心態
有人說要想發財,就別干教師。雖然筆者不喜歡別人拿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到死絲方盡的蠟燭來比喻教師,但教師這份職業確實與奉獻有關。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一份淡泊。選擇教師,就是選擇放下過多的欲念。做一個教師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在世人燈紅酒綠時,你喝著白開水,內心并不感到羨慕;當別人談升官發財時,你忙于備課批改作業,內心并不感到自卑。因為你明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二、教師應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教師只有在不把教師這個職業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晏陽初、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教育當成自己畢生追求的職業時,才能在教學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教師的好人生需要心中有追求、有目標、有所期待和有所向往。只有對有追求、有目標、樹立了崇職業理想的教師來說,困難就不是困難,而磨礪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動力。缺乏崇高的職業理想,再輕松也不一定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好人生。
三、教師應該讓讀寫成為生命成長的雙翼
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啟迪學生智慧,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在精神與心靈層面涵養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完善自己的人格。幸福的教師都明白:只有多讀書方可重新認識自己,保持頭腦的清晰,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讀書會讓枯燥的生活變得有意義,會讓工作永葆活力,會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的心靈永遠保持純凈、寧靜、浪漫、激情……幸福的教師都會熱愛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當作一種生活習慣;他們永遠不會等有時間才閱讀,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會坐進書房才閱讀,因為他們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會有用才閱讀,因為他們清楚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永遠不會嫌自己讀得太晚,因為他們深知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四、走教育科研之路,做一名幸福教師
教師的教學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重復性、成果的間接性和滯后性。重復容易產生疲勞,職業倦怠是扼殺教師幸福感的無形殺手。如果想讓上課不再是無聊的勞役,而是充滿樂趣的,那教師就應當自覺地把自己引導到從事教育研究這條路上來。科研作為促進教師學習的一種方式,直接目的和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教學實踐,通過以研促學、以研促思來實現以研促教。當教師真正保持了學習和讀書的習慣,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反思和研究的狀態。當研究成為教師日常工作態度時,其教學勢必產生巨大的魅力和效果。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能手。所以,教師為改進教學實踐而做的探索,是教師做科研的最根本的起點,教學和科研相伴相生、相互促進,共同指向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思考學生的個性,分析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考慮學習方法與教學策略,在生活中反思這些內容,會發現這里有收獲和發現,有歡樂和痛苦,這是積累而不是重復勞動。教師生活因為研究而不斷豐富起來,教育的幸福因創造而獲得意義。教師好人生的建立更進一步。
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和指導者,對教育目標的實現起重要作用。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
(作者單位:山東省墾利第一中學 2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