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霞
摘要:路橋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內社會經濟體系及各地民眾生活水平。在新形勢下的路橋企業需要適應社會發展,落實企業思政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平衡,提高管理有效性。本文結合目前路橋企業思政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點及其重要性進行全面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思想政治;路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新形勢下的路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宏觀而言是對企業人資實行量和質的雙重管理,管理更是涵蓋了人員知識技能、科學合理組織調配人員,及時調整、改善運行中存在的錯漏。與此同時,還要將員工思想、心理、行為進行恰當的引導、控制和協調,全面提高職員素質能力,充分發揮其生產經營的推動作用。
一、目前國內路橋企業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上存在較大偏差
綜觀國內多數的路橋企業由于門檻較低,多數企業屬于小型且非專業建筑施工單位,不管是在管理制度上,還是管理方法并不健全,甚至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而路橋企業管理者多是從基層做起的技術人,沒有管理意識,對思政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有部分企業管理者過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手段,對其執行也很到位,并從中獲得一定成效。但卻無法接受如同“雞肋”的思想政治工作,認為其程序過于繁雜,無法及時收到效果,從而導致人資管理工作無法順利展開。
(二)思政工作思想觀念過于傳統,沒有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
國內形成一定規模的路橋企業,雖然設置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且制定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高層的不夠重視,人資管理部門并未將思政工作融合在內。多數路橋企業普遍認為思政工作獨屬于政工部門職責,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人資部門的職責,是屬于兩個不同的部門,屬于互不干擾。此類思想極易淡化員工對思政重要性認知,使其出現抵抗情緒。并且,路橋企業主要是對路橋技術員工進行管理,此類員工在文化底蘊上存在參差不齊現狀,且技術員工多為四五十歲中年人。但企業人資管理部門多為八零九零后的年輕人,閱歷簡單,多數人員缺乏思政工作理念和經驗。部分人資管理人員并不重視思政理論學習和經驗累積,導致思政工作能力參差不齊。
(三)思政能力與人資管理參差不齊,甚至存在滯后現象
部分路橋企業雖然設立人資管理部門,同時將思政工作引入其中。但是由于思想觀念或管理技術相對滯后,在相關人才招聘、機構重組和崗位競聘、技能培訓等人事、薪酬管理當中,只有員工由于個人發展、利益受到侵害出現消極怠工或激烈罷工反對等矛盾時,才會安排人員做思政教育工作,并非在政策施行前做思政預防。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政工作并沒有完美融合到人力資源管理當中,兩者之間不存在恰當融合點。
二、新形勢下思政工作對路橋行業發展重要性
(一)提高路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
在路橋企業日常運營當中,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通過一定手段激發員工潛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而培養員工對企業的主人翁意識,進而提升經濟效益,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力資源管理能夠集中企業整體性,達到上下統一。從另外一個方面而言,思政工作是將企業員工思想、理念進行統一,以導向作用引領員工的行為、習慣更加標準化,凝聚企業員工,使得個體或者群體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由人資和思政的概念可知,兩者都是采用更多手段和辦法提高員工綜合素質,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相互協調,彌補任何一方無法解決的問題。使得企業工作氛圍更加輕松愉悅,達到對人資品質上的管理。
(二)切實解決管理局限性
管理局限是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是否更為人性化。新形勢下的路橋企業人資管理不能用簡單、生硬的手段、方案去競聘管理,更不能將其套用在績效考核、獎懲管理制度當中。因此,在績效考評當中,做好員工思政工作,從心理、思想及行為上解決更多問題,避免出現“口服心不服”的抵觸情緒,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也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將管理有效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相較于人資管理,思政工作采取員工更易接受的懷柔政策,從精神層面激發員工對企業忠誠度,培養和提升崗位責任意識、集體意識。思政與人資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是一種剛柔并進的獎懲、考核管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資管理的剛性局限。
(三)聯系、潤滑作用,增強整體承受能力
當然,在路橋企業管理當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和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雙重作用下,將思政工作引入人資管理能夠在企業與普通員工之間建立一條信息交流紐帶,當雙方出現問題或者企業需要傳達項目信息時,更容易達到預設。企業人資管理的對象是普通職工,但由于不同崗位、性格等因素,管理上比較復雜,應此需要一套有效的手段、方法、措施、規章制度及政策。同時還要具體落實到每個員工頭上,提高員工集體意識,引導其自覺遵守各類規章制度和管理手段,讓日常管理更加有序、規范。
與此同時,人資管理相對而言是強制性的政策,與員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管理上一旦與員工利益相沖,那么矛盾再所難免。因此需要懷柔性的思政工作在其中做潤滑作用。路橋企業產品質量和員工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狀況,在人資改革期間,由于利益波動會帶來種種矛盾,因此需要在方案實施前加強思政工作力度,深入了解員工意見,與員工進行及時、平等溝通,尋找員工普遍關系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并將政策發布的意圖和必要性闡明,增強員工對利益調整的承受力度,促進企業穩步向前發展。
三、做好路橋企業人資管理中的思政工作措施
(一)增強管理者對思政工作的重視
在解決路橋企業在人資管理中問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企業管理者意識,認識到思政工作對人資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國內多數路橋企業大小不一,且門檻低,建筑市場參差不齊,企業倒閉、被收購很常見。本來為民營的路橋企業逐漸變成合資、國企或股份制企業,因此路橋企業高層必須從思想上重視思政工作在人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思政工作在企業日常運營當中的優勢。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可以將剛性的管理手段、辦法、制度、政策與思政工作的柔性手段、方式緊密結合為一體,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培養和提高人資管理者思政綜合素質
在提高企業管理者對思政工作重要性的意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和提高人資管理人員的思政工作素質。讓人資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只有人資管理增強自身專業知識過硬,才能提高思政對人資管理的質量。人資管理人員需要從多方面了解更多思政工作內容、手段,彌補“柔性”知識掌握上的欠缺。只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思政工作培訓力度,使得其熟練掌握思政工作的主要方向、原則、方案,才能有效提高思政工作整體水平,使得企業管理更加人性化。
(三)找準人資與思政融合點,健全崗位責任制
在將思政工作引入人資管理當中,需要掌握好兩者適宜的融合點。兩者之間的融合點是人資、思政管理工作關鍵問題,在具體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抓好恰當、平衡點才行。比如某個小型路橋企業管理當中,人資管理者針對思政和人資管理對象特性,將兩者中的優勢相互融合。主要以激勵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為其規劃長遠職業發展為導向,充分發揮員工潛能,物盡其才,才能讓融合點在人資管理中充分發揮其工作用。
當然,剛柔并進的管理方式,還得以“一崗雙責”等責任落實,以此確保在人資管理中思政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在管理隊伍建設當中,將思政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權責統一,并設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務必將人資管理的責任盡到。為提高思政工作質量,企業還可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獎懲指導員,提升人資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同時,扎實人資和思政工作的基礎,將管理轉化為生產效益。
四、結語
由此可知,在路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當中,企業需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及企業項目規劃,制定相對應的柔性思政管理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人資管理制度,然后用思政工作軟化人資管理中存在的尖銳矛盾。
參考文獻:
[1]周青.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2]華曉艷.如何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J].企業導報,2011,04:199-200.
[3]高金柱.淺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03:17-18.
[4]王佳.淺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