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鵬
摘要:急救文化是急救中心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急救中心員工在長期的急救管理和急救醫療服務過程中,自覺優化形成的一種道德觀念、基本信念、服務宗旨、人文環境和行為準則。先進的急救文化,能指導急救中心的管理,促進急救中心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急救中心;文化建設;責任體系
一、做好急救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急救醫療服務需要優秀的文化
要提供優質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就必須加強急救中心文化建設,整合資源,激勵員工,凝聚團隊,使廣大醫駕人員自覺形成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并體現到院前急救醫療服務中去。院前急救體系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第一站,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救治效果是后續救治工作的基礎。但與醫院內診療相比,院前急救又有其自身特點:
1.情況緊急。病情急、時間緊、病人及家屬心理上焦急恐懼,要求急救人員果斷處理。
2.急救醫療條件較差。急救現場有時光線較暗,空間較小,或在人員紛雜的家中、在嘈雜的馬路上;病人搬上救護車后,車輛震動和馬達噪聲等也給診療工作增加難度。這些都對急救醫護人員急救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救醫務人員必須具有較熟練的急救技能。
3.病種涉及多。內、外、婦、兒科都可能遇到,為了短時內作出正確甄別和判斷,急救人員就須掌握全科醫學知識和技能,應對各種急診病人。
4.體能消耗大。急救現場情況多樣,可能要爬高樓大廈、高坡陡壁,也可能到地下室,還有可能出現車子開不進現場、要靠人工搬運的情況,這對院前急救醫駕人員體能提出了更高要求[2]。
(二)急救文化對急救中心發展的作用
急救文化在急救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核心作用。
1.導向作用。急救文化以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念為核心,通過文化教育和熏陶,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價值觀念,以此為行為準則,把員工的個人目標引導到急救中心的整體目標上,形成統一的意志,促進整體目標的實現。急救文化導向功能通過文化氛圍,浸入到人們的思想,滲透到人們的心靈,引導急救醫務人員將個人思想觀念和行為追求與急救中心發展目標相一致。
2.凝聚作用。急救文化是急救中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智慧之源,是急救中心集體內部一種強大的動力源。在這種文化氛圍作用下,能激發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
3.管理作用。急救管理是急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職能。急救中心領導和職能部門一方面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控制和協調各科室工作,以達到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的統一,最有效地利用其人力、物力、財力,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在管理的人、財、物三元素中,最主要的是對人的管理,急救單位的管理核心就是規范群體的價值觀。因此,急救中心領導和職能部門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和方法,把每個個體凝聚在一起,培育共同的價值觀,以實現急救中心總目標。
二、做好急救中心文化建設的幾個環節
(一)“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急救文化建設的根本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急救文化建設的根本。急癥患者是最需要服務,參與急救的醫生、護士、駕駛員都直接或間接為患者服務,但同樣又是需要組織、領導為之提供后援支持。急救中心的一切行為,都應以滿足患者需求為出發點,以醫療質量、優質服務為立足點。醫患關系、領導與員工的關系等,最終都會體現在人的身上,因此,必須強調人的作用。要把維護患者、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感動人。
(二)制度建設是急救中心文化建設的保障制度
能保證急救中心工作的正常運轉,協調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急救中心文化和管理走上規范化、科學化軌道,確保院前急救事業總體目標得到實現。制度與文化永遠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密也不可能事事兼顧,但文化時時處處能對人們的行為起約束作用。制度永遠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但也不能認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培育急救中心員工整體價值觀的同時,必須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使職工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
三、急救中心文化建設的實踐體會和做法
(一)全面實施綜合目標責任制,強化工作責任感
急救中心多年實施綜合目標責任制管理,把院前急救各項工作納入綜合目標責任制,目標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對主要職責和任務進行量化與分解,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目前主要有4 項目標:一是綜合目標,包括“業務、精神文明、科室管理、增收節支”四項內容;二是安全生產目標,實行風險抵押制度;三是計劃生育目標;四是黨風廉政建設目標。通過目標管理和定期檢查落實,確保工作目標全面按期保質完成。
(二)以爭創文明單位為抓手,不斷完善服務機制
急救中心通過開展“創建文明單位、平安單位、和諧科室、我與文明同行、共產黨員模范崗”和“戰高溫、保安全、創佳績”優質服務等活動,提升服務水平,激勵干部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斷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健康開展。今年無一起急救服務有理投訴事件發生。急救中心將工作中激發出來的“敢想敢干、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的創先豪情和“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爭優精神轉化為持久動力和自覺行為,進一步推動了鎮江市院前急救事業。
參考文獻:
[1]梅祖勝,袁蓉,李葳.對我市醫療急救中心建設的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2006,3(2):305-306.
[2]湯旗.淺談急救文化建設的方法與成效[J].醫學創新研究,2008,5(3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