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化
摘 要: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創新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引導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說真話、訴真情,并在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1、生活是寫作的源泉。2、閱讀是寫作的基石。3、情境是寫作的土壤。4、鼓勵是寫作的催化。
關鍵詞:興趣;表達;創新;真情;觀察;思考;欣賞;激發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186-01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創新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說真話、訴真情,并在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了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可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游覽,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并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
將生活和作文聯系起來,讓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讓生活中的事例,成為寫作之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要讓學生廣泛閱讀,不斷增加詞匯量,并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并隨時評獎。因為小學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后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情境是寫作的土壤。
“情動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于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歷過的美好時光。學生只有在真情涌動、激情蕩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如開展活動、實物演示、現場表演等各種游戲活動,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仔細觀察,在歡樂的氣氛中親自動手、動口、操作、思考,讓他們在實踐中嘗到寫作的樂趣,再寫出自己的親身體會。
四、鼓勵是寫作的催化。
小學生年齡小,但他們上進心強,榮譽感強,非常看重教師對他們的評價,渴望成功、期盼正確評價是學生共同的心理,他們常常把教師的鼓勵性評價視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獎。有時一兩句鼓勵性的話,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
因此,教師適當地欣賞學生,肯定學生的成功,也能提高學生得寫作水平。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以朋友的口吻,長輩的愛撫,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點滴成績,微小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話,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評改作文時,要實行高分政策,欣賞學生,激勵學生,再加上自己的閱讀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動寫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師非常欣賞。”“你把這次活動過程寫得這么精彩,說明你觀察仔細認真,想象豐富,老師真想和你們再玩一次。”“你的書寫進步了,繼續努力!”……學生看到這樣的話語,定會激發強烈的寫作欲望,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學生在這種情緒下,必然會主動熱情地去寫他們熟悉和喜愛的人、事、物,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定會得以提高,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理想目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教師,要持之以恒,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欣賞學生,鼓勵學生,創設利于學生寫作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為學生,要培養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努力,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靈活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我相信,只要師生配合的好,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出一篇篇情感真摯而又富有童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