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爽
【摘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呈現多元化的形態積極發展,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是需要依照自身辦學特點與辦學定位,突出自己特色。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培養,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從而真正提高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及實踐能力。
【關鍵詞】創新創業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5-0062-01
我們國家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啟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正在向著多元態勢的形式拓展,已經成為各高校教育的重要議題。當前,很多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在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是需要依照自身辦學特點與辦學定位,突出自己特色,強化后發優勢,汲取有經驗的本科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通過梳理教育理念,采納新形式,打造新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實現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新突破。
一、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近況及不足
1997 年起,諸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做了健康的、自覺性探索,從而以一種新的教育觀積極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很多問題存在。大多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后,對創新創業意識的增強,潛力也被不斷地發掘,在依托政府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組建團隊,參加參賽國家、省、市和校級的創新創業賽事,成果喜人。但在這些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
1.創新創業的環境存在不夠完備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的地方性、應用性特點已經開始呈現,也在大力宣傳創新創業的理念,但真正落實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并不不足,尚未有身體力行的創新創業氣氛。
2.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足
許多大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專業水平不足,尚未感受到創新創業實踐的積極意義,經常為了應付課程需要完成創新創業內容,沒有創新意識的認識。很多同學點子很多,經常對自己專業能力與社會對接表現不自信,不能及時的得到現實展示,又得不到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很多有建設性的項目不了了之。
3.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過于傳統
許多學校在創新創業的課程開設上形式過于傳統,多以傳統授課形式呈現,缺少自己專業領域的教學與訓練。不能很好的與專業培養計劃相融匯,體現專業特色。課程中,缺乏實戰體驗,學生從課程中無法真正獲得創新創業的經驗。
二、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途徑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大力完善的教學體系,提高創新創業教師業務能力,創建互惠互利的實踐實訓平臺,建立保障機制,從而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程,滲透于每個環節。
1.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結構
利用教學改革立項,逐步推進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通過教學方式方法,把創業與專業有機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各種情境并進,如小班授課形式,教師主導,讓學生成為主體,進行課堂互動。多進行實訓,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線上線下互動答疑解惑。針對應用型自身辦學特色及地域文化產業,引進國內外領先教材,或組織校內專家撰寫符合符合自己特色的創新創業教程。
2.加強創新創業師資水平
創新創業學院和機構的成立,要更系統化的對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進行師資培訓。定期為教師看展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科研進行引導,不斷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與專業能力,與時俱進。定期組織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訓,從而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3.開發專業互補的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建立一些特色創新創業實驗室與工作室,為學生提供一些創新創業指導,開放于全校不同門類學科的學生共同使用,這樣可以使不同專業的學生更好的交流,從而開拓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更好的完成人才培養。
4.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多數已經初步完成了一些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并且已經開展了實際項目,達到了對學生能力的預期。但仍有很多基地可能由于學生數容納、培養規格不合適等問題,還處于游離狀態,未能達到實踐教學基地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行業需求進行服務的目的,學生未能真正受益。
三、社會要理解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對于學生本身更多的是不自信與經驗的匱乏,所以外界的支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有一定創新創業素質的大學生,自主創業需要家庭的鼓勵與支持,家長們要轉變對孩子能力的認知,做好他們的后盾,在整個過程中提出意見與建議。學校也需要更多的跟進,實時監測,提供幫助。社會也需要給以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積累經驗,創造一些便利與機會,保障這一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健康、快速地推廣。
創新重要性的論述中曾經說道“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高校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一種必要途徑。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擁有著自己的辦學特點與地區性文化特點,更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符合自己特色應用型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從而到達自己的預期。讓我們共同努力樹立多學科視野和團隊協作精神,發揮實施高校的組織協調作用,在“寓教于研”中提高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唐根麗.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3.
[2] 李晴.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