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
【摘要】在科技發(fā)展的過程中,新媒體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融入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學生作為未來將要注入社會的新鮮血液,高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通過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成長為一個擁有良好人格的人,這樣才能成為服務社會的有用之才。高校身為高科技的重要研發(fā)地,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也相當純熟。高校可通過新媒體來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高校 新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70-01
新媒體是一種依靠新的科學技術產生的新型的信息傳播媒介,大部分以數(shù)字形式通過手機、電腦、數(shù)字電視、數(shù)字閱覽器為載體傳播信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播媒介更加方便快捷。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的教育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使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快速傳播,更易于學生們接受,通過學生們更常打交道的新媒體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僅更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好感,更有利于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深入學習了解。
一、現(xiàn)今社會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高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一支生力軍,對未知事物孜孜不倦的好奇與探索是他們的特性。新媒體因為其方便快捷,自出現(xiàn)便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新媒體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多的資訊,促進學生在信息內容的多元化發(fā)展。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便捷性有利于信息的飛速流通。新媒體的交流方式也使得學生之間交往的便利性不斷加強。新媒體的借助手機、電腦等無線終端已經(jīng)在大學校園里普及。學生已習慣了通過新媒體自主接受信息的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若是通過新媒體進行,確實有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作為信息的一種可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體的推行策略
新媒體包含的內容和范圍非常廣泛。為適應新的發(fā)展形勢,高校要結合實際采用新媒體的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上課時通過電腦授課,課下由手機和電腦完成相關作業(yè)。最好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能通過信息化做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使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利于學生接受相關知識。可增加新媒體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提高。
三、高校在通過新媒體進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時要依據(jù)社會現(xiàn)實
我國高校的學生中有許多在高中生涯中選擇了理科,對我國的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認識參差不齊,不能深入了解和解讀我國的思想政治內涵。也有學生因為自己的個人問題和家庭原因,學習能力和情感領悟能力較低,不能很好的完成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學校要樹立科學的觀念來教育學生,通過新媒體的渠道,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對學生非常有針對性的教學,幫助他們提高思想政治認識水平,幫助他們成為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四、在新媒體背景高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措施
高校要利用新媒體進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點還是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教學水平。一個真正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內涵的合格教師,在教導學生前應積極備好自己的課程內容,在此基礎上還應充分了解新媒體的知識,并能熟練的操作,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可以在高校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高校要不斷加強通過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
高校中通過新媒體進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需要進行宣傳。基于我國高校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通過新媒體進行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學校在實踐和推行的同時還要進行積極的宣傳,通過宣傳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新媒體教授思想政治課程的安排。除了傳統(tǒng)渠道還要通過新媒體形式進行宣傳,通過移動媒介來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中國夢”等方面的理論。幫助學生樹立符合我國發(fā)展模式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增加高校中通過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六、總結
為了高校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社會所需的新鮮血液:積極向上三觀正常的年輕人,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新媒體渠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理論。要從高校、社會、家長以及學生自身等多個因素共同出發(fā),結合實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精神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媒體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可以用來增加高校中通過新媒體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進高校中學生思想政治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君,胡穎.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新西部(下旬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