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梅
【摘要】在當今環境下,我們大學英語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在學會不同于母語語言的同時,開拓視野,學會從不同角度、立體地去認識和感知社會現象和事物,成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文章基于此,探討大學英語課程中文化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 課堂教學 文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11-01
一、要把文化教學放在課程設計中重要位置
文化教學的必要性大家基本達成了共識,但具體操作上還要進行量化?!吨袑W和大學的外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到:“文化是交流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實際交流能力,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們很好的去理解目的語文化?!睘榱诉_到外語教學大綱所提出的目標,只有把文化教學落實到具體課程的設計里才會達到實際的效果。所以,我們在課程開發、設計上就要保證把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做安排。同時,我們要建立起對學生整體文化素養和能力考評體系,該評價體系的測評結果要能具體反映出文化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談論解決文化教學問題的歸結點就是盡快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文化教學大綱,奠定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平等的地位,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堅持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目前,我國也在強調素質教育,但實際上,應試教育仍占教學主導地位,教師和學生把期末成績是否過關、能否通過四六級考試放在教和學的主導地位。社會上,機關事業單位乃至企業招聘人員還是看證書、看文憑的時代。為滿足社會上的功利性要求,教師們雖然嘴上談素質,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就把文化教學拋開,以滿足應試教育的需求。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我國改革開放更加迫切需要高素質、跨文化的人才。時代要求我們素質教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這方面問題的解決需要教育體系和社會層面的積極構建,需要全社會各方的努力和支持。
三、要注重教材研發,使之更好服務于教學目標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和教師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教學因為涵蓋的信息多,內容龐雜,而且教材還要緊跟形勢的發展要求和中國對外交往的大環境進行選材。選擇教材要以開放開明的心態,不可片面。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直接介紹目的語文化的知識性閱讀材料,也要適量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性的文章、時事述評。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本土人士議論目的語文化材料,還要選擇目的語國家的人士議論中國文化的文章。具體到一般閱讀教材里的單詞表中,應注明某些詞匯的語體或文化內涵及其聯想意義,特別注重增加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注釋,課后練習題或討論題增加文化方面的內容。目前編撰文化教學的教材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工作。
四、要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文化教學的效果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通過教材為媒介進行的互動交流。傳統的教學主要把重心放在語言的受教上,而忽略了語言的實際應用和文化的日常體現。我們必須樹立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還必須包括文化教學這一理念。成功的外語教學是使學生具備語言的相關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教師應該在文化教學的教學方法上加以研究,比如引導學生關注一些原版的影印資料,從而更原始的去體驗和學習。隨著多媒體應用技術在英語課堂的使用與發展,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供更為廣泛的資源,幫助他們了解更多西方文化內涵,可以開辦講座,電影解析評論等等方式方法,要避免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法。
五、加強教師自身能力培養,提高文化教學能力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語言。學習外語必須學習好相關的文化背景,才得以更好更準確的在需要時使用目的語。英語文化教學更應該是教師自我文化教育過程,一個合格的英語文化教學老師也要能夠接受東西方文化的理念。因此我們希望培養出的學生接受到良好的英語文化信息,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那么我們必須首先讓自己成為目的語文化的代表。這就要求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不但要豐富自身的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更應該全面地挖掘教材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如此,教師們還應該樹立教學與文化教學的融合觀??梢?,對文化教學教師的水平要求非常之高,是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師的。為此,建議有關主管部門為外語教師積極創造條件去教授的目的語國家進行研學進修,使教師能全方位對目的語國家有所了解,認知,感受和理解。這樣,才會使教師通中西,教師就能夠真正意義上了解掌握目的語的文化,進而提高教師本身對文化教學的自信,從而提升教師文化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顧世民,趙玉峰.自主學習理念究竟是不是源自西方的“舶來品”——關于自主學習文化適宜性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