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年山
【摘要】專業實踐課教學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重點,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他們的就業質量和經濟收入,在多年的專業實踐課教學管理中,我們采用了“三抓”措施,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能合格的人才。
【關鍵詞】教學管理 分段教育 改善條件 深化細節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5-0167-02
一、抓養成,分段教育為學生掌握技能筑牢思想基礎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目標,本著“為學生發展奠基、為學生就業服務”的宗旨,強化學生政治教育,突出理想、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和職業紀律。一年級新生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思想素養;二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動手能力;三年級重點進行學生的專業規劃,提高社會素養。通過學生文明自律崗、志愿者活動、社團訓練、主題班會和國旗下演講等活動,狠抓學生的入學教育和養成教育;通過模擬法庭、法制講座和禁毒知識講座,增加了學生的法律知識,增強了學生的法律意識,有效預防了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通過經典誦讀、“三百”欣賞,讓學生充分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境界。
二、抓保障,改善條件為學生掌握技能搭建操作平臺
為夯實辦學基礎,學校以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加大了實訓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滿足了學生日常實訓需求。2016年總投資2700萬元,新建了體質及運動水平檢測實訓中心,改造了信息技術、汽車應用與維修、學前教育、烹飪、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5個專業的實訓室,擴建了護理、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523萬元,比2015年增長了2052萬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1.99萬元,與上年的1.57萬元相比,增加了0.42萬元。生均實習實訓工位數由2015年的0.7個,增加到2016年的0.8個。
三、抓管理,深化細節為學生掌握技能提供優質服務
1.圍繞學生實踐技能提升,改革教學體系。隨著武威市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學校加強護理、風電場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電焊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建設。在課程體系方面:一是課程設置與崗位能力結合,加強對崗位能力的分析,按照崗位能力中的技能點設置課程,課程內容體現了實用性和前瞻性;二是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的有效資源,與教學項目、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三是“課”“證”結合,將職業技能鑒定及資格認證內容融入教學內容當中,為職業技能鑒定提供支撐平臺;四是將“微課”“慕課”等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形成了公共基礎、綜合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課程模塊在內的“三模塊”精品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方面:一是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來優化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二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設計;三是構建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培養體系,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學前教育、汽車應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四個專業被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重點專業,“設施農業”“數字化校園”被認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特色項目,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務專業被確定為甘肅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計算機應用、會計電算化、設施農業、中餐烹飪四個專業被評定為市級骨干專業。
2.教、學、做結合,突出學生專業技能訓練。以文化課為基礎,以專業課為主導,以實習操作為重點,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為原則,堅持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實行專業理論課到實驗實訓室,專業實踐課到實習實訓室或基地的方針開展專業實踐課教學,學生專業課操作水平進一步提高。2015年在甘肅省技能大賽中獲獎22人,總獲獎率73.33%,2016年獲獎70人,總獲獎率86.42%。
3.建立健全實踐教學制度,體現專業課實踐教學特色。凡是能在現場教學的就不在課堂,凡是能用實物教學的就不用掛圖,凡是能用多媒體教學的就不空口說教,凡是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就不靠教師演示,同時加大實習實訓課比例,加大技能考核在學科總分中所占比例,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和考察。
4.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針對實踐課操作性強的特點,我們開展專業教師能力過關、基本功達標、評教評學、評課說課活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常規要求,對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考核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安排教師外出交流學習、培訓進修、雙師型教師培養、支教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
5.重視教學研究,提升專業課教學水平。學校始終貫徹“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發展理念,制定了《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條例》《學科組集體備課辦法》等制度,把教育科研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多年來,涼州區職業中專采取“三抓”措施,不斷強化實踐教學管理,加強學生操作技能訓練,培養了一大批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人才,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先后授予“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涼州區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涼州區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涼州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涼州區精準扶貧職業技能培訓科技服務中心”;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聯合授予三下鄉活動“優秀志愿服務隊”,2016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特色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陳繼光,走科教興農之路,育振興經濟人才[J].西北師大學報,1987(12):49-51.
[2]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16.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職業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1639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