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 唐均成 尹維新
摘要:結合銅鼓縣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分布現狀和發展實際,提出了相應的保護開發利用建議,以期為該縣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南方紅豆杉;種子資源;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0202
1 引言
銅鼓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邊陲,湘贛兩省交界處,修河上游,九嶺山脈中段。全縣總面積233.13萬畝,其中林地面積207.47萬畝,屬典型的山地丘陵區,森林覆蓋率87.41%。全縣活立木蓄積1055.77萬m3。該縣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8.2 ℃,年均日照1496.8 h,年均降水量1817.8 mm,平均無霜期265 d。
2 銅鼓縣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現狀
贛西北羅霄山脈山地丘陵區是江西省天然紅豆杉主要分布區之一。銅鼓縣的南方紅豆杉遺存數量多,林木長勢及生長環境好,天然更新能力較強,群落帶狀分布集中,是我國中部非原始森林生態區發現南方紅豆杉遺存數量較大的群落,種質資源基礎條件好。全縣南方紅豆杉林分分布面積有21.15萬畝,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10.2%,散生分布面積有36.51萬畝,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17.6%。全縣共有天然南方紅豆杉80.45萬株,其中樹齡100年以上的紅豆杉有2479株,樹齡500年以上的紅豆杉有26株,年齡1000年以上的紅豆杉有8株。胸徑80cm以上的紅豆杉有26株,胸徑100cm以上的有8株,最大單株胸徑有164cm。經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國家林科院、省野保局等部門有關專家考察、評估,2012年9月6日國家林業局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正式授予銅鼓縣為“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
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屬紅豆杉科常綠針葉喬木,喜生于山腳腹地較為潮濕處,常與其它闊葉樹、竹類以及針葉樹混生,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海拔1500 m以下地區。它不僅是第三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被譽為植物“活化石”,而且也是世界瀕危珍稀植物,屬于我國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用途廣泛,具有藥用、保健、園藝、生態和用材價值,尤其是在藥用價值方面,目前已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南方紅豆杉雖然在我國分布較廣,但絕大部分地方呈星散分布,種群數量稀少,若不加以保護,有處于漸危狀態的危險。
3 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建議
通過對銅鼓縣南方紅豆杉天然分布區域種質資源進行野外調查和區劃,建立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保護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在南方紅豆杉典型分布區建設野外長期定位生態觀測系統,開展種群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調查與研究,初步制訂保護策略和措施。通過營建結實母樹子代測定林,開展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測定與評價,從而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
3.1 種質資源調查與區劃
通過訪問和實地調查,全面查清銅鼓縣境內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分布情況,采用萬分之一地形圖,對天然分布的南方紅豆杉群落進行小班區劃。以GIS軟件為技術平臺,以南方紅豆杉調查區劃成果為基礎,結合GPS定位系統,建設銅鼓縣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南方紅豆杉群落建立面狀地理信息,屬性因子包括小班號、面積、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土層厚度、腐殖質厚度、土壤理化性質、森林類型、主要伴生樹種、郁閉度、林分平均胸徑和平均樹高,南方紅豆杉公頃株數、徑級分布狀況、平均年齡、平均胸徑、平均樹高、保護狀況等。零星分布建立點狀信息,屬性因子包括樣木號(20 cm以上南方紅豆杉進行編號,納入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土層厚度、腐殖質厚度、土壤理化性質、南方紅豆杉年齡、胸徑、樹高、保護狀況等。對南方紅豆杉群落和20 cm以上零星分布的南方紅豆杉拍攝2張以上照片,充分反映該林木生長小環境和林木生長狀況。
3.2 建立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區
建議根據銅鼓縣境內天然南方紅豆杉群落資源特點,選取典型代表型群落,通過建設保護隔離帶實施原地保存,并設置固定樣地,開展種群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調查研究。
對于原地保存區,應進行生境保護恢復,改善林區自然條件,具體建議措施:一是堅持以近自然林業發展理論為指導加快南方紅豆杉原地保存區植被恢復和生境改善;二是加強南方紅豆杉保護,對胸徑大于20 cm以上的林木進行掛牌保護,嚴禁采伐和濫挖南方紅豆杉行為;三是加強伴生物種管理。禁止采伐闊葉樹,對于毛竹也應在有關技術人員指導下,在不破壞南方紅豆杉生長環境的前提下開展適當采伐,采伐后林分郁閉度不得低于0.7;四是刈除各類干擾南方紅豆杉正常生長的植物,主要是纏繞在南方紅豆杉上的藤本植物。
3.3 建立種質資源擴繁圃
選擇銅鼓縣境內南方紅豆杉優樹種子,建立種質資源擴繁圃,為種質資源庫營建、種質資源測定林營建提供合格苗木,還可根據種質資源的特點進行繁育,為優先開發利用提供優質種苗。
3.4 建立種質資源測定林
選擇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林地作為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測定林林地,一是適地適樹,林地環境蔭濕,土壤肥沃,適宜南方紅豆杉生長;二是林地坡度較平緩,交通較便利,便于技術人員觀測研究。測定林主要是將不同來源的種質資源在相同環境和條件下進行比較測定,為種質資源的測定和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4 結語
南方紅豆杉是第三紀白堊遺孑植物,為世界珍稀瀕危樹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因此,保護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搜集、保護、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較為完備的資源保護體系,突出重點,加強保護,抓好南方紅豆杉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銅鼓縣林業局.銅鼓縣林地年度變更暨森林資源補充調查成果匯編[R].銅鼓:銅鼓縣林業局,2013.
[2]銅鼓縣林業局.銅鼓縣南方紅豆杉資源調查成果匯編[R].銅鼓:銅鼓縣林業局,2012.
[3]國家技術監督局.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原則與方法GB/T14072~199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4]岳紅娟,仝川,朱錦懋,等.瀕危植物南方紅豆杉種子雨和土壤種子庫特征[J].生態學報,2010(16).
[5]肖騰興,李志良,葉岸青,等.紅豆杉屬植物的引種及產物累積研究[J].綠色科技,2012(6).
[6]楊付雄.云南紅豆杉的栽培效益與效益分析[J].綠色科技,2015(1).
[7]蘇玉坦.南方紅豆杉的特性與種植技術優化分析[J].綠色科技,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