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江 趙學爽 王威
摘要:指出了高校作為國家主要教育陣地,學生干部又是高校群體的代表和國家發展的接班人,反腐倡廉更應該在學生時代深入高校,幫助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觀念,通過加強學生干部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并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引導,開展多種形式廉潔教育,提高其廉潔意識,建立健全科學的監管制度,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廉潔奉公的優質人才。
關鍵詞:廉潔教育;高校;學生干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25502
1 引言
廉潔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所作《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末沫[1]。”我國古人早就有人提出廉潔奉公的觀念,并涌現出一批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群體,這些群體無論是在國家基層或是國家高層都用自己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人格魅力為國家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而現如今許多人認為廉潔應該是機關單位、公務人員的事,與自己無關。因此一些“腐敗”現象浮現于當代社會乃至高校學生和學生干部中,有些學生干部在涉及入黨名額限制、獎學金等事情上,表現出了較為腐敗的現象,做事的方向發生了偏離,甚至部分學生干部中存在某些擬官場化的風氣、利益特殊化、服務意識較差等問題。
2 廉潔教育對學生干部生涯的重要性
2.1 促進學生干部自身健康成長
高校加強學生干部的廉潔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長。大學階段正是各種價值觀從朦朧到成型的時期,大學階段所受到的啟發和教育,對個人的一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廉潔教育的深入開展,不僅能夠凈化學生干部隊伍,培養廣大學生干部自強、自清的品格,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職責和義務,增強他們抗腐抗變的意識、自我約束的品質。獲得這樣的教育之后,他們對外界各種誘惑的抵御能力會極大的增強,會更加堅定自身的信仰,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干部自身健康成長。
2.2 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
高校加強學生干部的廉潔教育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領導者”,他們在管理、服務、交流、榜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現,對周圍的大學生群體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2]。在構建和諧校園的建設中,學生干部又為老師與學生、學校與學生之間搭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因此,將廉潔教育滲透到學生干部日常管理中,介入到學生干部的培養模式當中,有利于高校優良學風、校風的養成,同時也有利于營造出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積極向上的氣氛。
2.3 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需求
少年廉則中國廉,少年強則中國強。高校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陣地。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的廉潔教育有利于為國家、社會輸送人才,是貫徹落實《關于在全國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的需要[3]。高校學生干部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影響著中華民族未來的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切實的做好大學生廉潔教育,深化高校學生干部廉潔意識,使他們在走向社會之前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拒腐的品質,成為具備廉潔意識的高素質人才,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添磚加瓦。
3 當前學生干部隊伍在廉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思想動機不純
“鍛煉自己,服務同學”等目的是多數大學生入校時都抱著的“美好愿望”,這種“美好愿望”促使學生選擇任職學生干部,或者加入學生會等各種組織社團。但難免也會有部分學生只是借助擔任學生干部來爭取綜測評獎,爭取入黨資格等各種利益。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干部在進行自己的工作時將“鍛煉自己,服務同學”這一“美好愿望”化為現實,并且一直貫穿自己整個學生工作生涯。正是這種思想動機不純的存在,給學生干部隊伍埋下不廉潔風氣的隱患,也可以說不廉潔的根源就是學生干部隊伍中存在思想動機不純。
3.2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
一些學生干部不能擺正自身位置,在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時,有著極強的官僚風氣和形式主義的習慣。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學生干部往往自稱管理者,而忽視了為同學服務的義務與職責,與同學談論問題時官話、套話較多。在開展工作的時候經常為自己和朋友謀私利,為了給自己謀得一職,有的學生干部不惜花錢買票、請吃喝、拉幫派等。在各專業、年級、院系之間,高校學生組織內部的不良風氣相互影響,這種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學生干部的形象,影響了廣大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3 濫用職權、服務意識淡薄。
大部分的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全局意識欠佳,存在官僚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許多學生干部的職責意識不強或錯位,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擺出架子,官場氣息很濃,為同學服務意識、奉獻意識比較薄弱,有些學生干部甚至脫離同學,服務意識逐漸演變為“官場意識”。部分學生干部在履行職責和義務的過程中沒有將責任、義務與行動有機結合,在行動中忽略了責任與義務的引導作用,使責任、義務與行動相脫離,彼此不能相互承接和促進,而養成“胡亂指揮”、“光說不做”、“說一套,做一套”的不良習慣。
4 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廉潔意識的途徑
4.1 加強學生干部自身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廉潔意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干部,首先,應該明確責任和義務,樹立廉潔律己、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樹立責任意識、廉潔意識。其次,要學會用批判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經常學習優秀人物以及他們的先進事跡,并對反面人物、案例進行反思總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堅定的信仰,加強廉潔奉公意識、堅定廉潔信念。
4.2 高校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引導,開展多種形式廉潔教育
為高校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廉潔觀念,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除了在高校“兩課”等以外的教育課程形式外,也可以增設廉潔教育課程,使高校學生干部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夠更好的發展。通過廉潔教育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干部們懂得什么是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等等相關理念。有利于培養他們辨別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自覺養成廉潔自律的習慣。通過教育,增強他們對我國反腐斗爭的認識,提高學生干部對社會上的陰暗面、腐敗現象的辨別能力,改變把擔任學生干部、參加校園活動只是作為入黨、評獎評優、就業等方面墊腳石的觀念。廉潔教育不僅僅要傳授廉潔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未來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4.3 建立健全科學的監管制度
高校應加強對學生干部的監督工作。目前大多數高校學生干部往往實行任期制,期滿換屆,在任期內缺乏監督機制,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干部往往“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到了任期末就消極怠慢的問題。更有甚者,以權謀私、追求私利。因此,高校應完善學生干部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組織與組織之間,普通學生對學生組織的監督作用,同時可曾設監督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匿名舉報或投訴學生干部的腐敗行為,建立完善良好的網絡監管環境,還可以制定增強學生干部廉潔意識相關的獎懲制度,對于能夠很好地把廉潔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同學,高校應該對其進行獎勵,反之,應有相應的懲治辦法,從而更好地在高校落實廉潔教育工作。
5 結語
當代社會腐敗現象時有發生,而高校作為主要的教育基地更應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前幫助學生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高校學生能夠把廉潔教育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通過自己的行動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社會責任感。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自己日常行為的管理。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要講廉潔、講誠信,學會以自己身邊的楷模來標榜自己。同時,也要用嚴格的紀律和規章制度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逐步養成廉潔奉公的行為習慣,走向社會不但可以凈化社會腐敗風氣還可以創造出未來屬于自己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田維敏.探索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有效途徑[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14.
[2]陳紅敏.關于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廉潔教育的思考[J].職業與教育,2010(1).
[3]劉曉坤.高校學生干部廉潔教育的必要性、意義及實現路徑[J].經營管理者,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