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新
(樟樹市中醫院,江西 宜春 331200)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臨床觀察
劉四新
(樟樹市中醫院,江西 宜春 3312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膽結石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等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6.9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患者的出血量少,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較小,療效顯著,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療效;膽結石
經濟水平的進步使得人們對飲食的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進而導致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肝結石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采用有效的方法治療膽結石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選取進行膽結石治療的膽結石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39例膽結石患者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樟樹市中醫院收治的78例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9例,年齡24~55歲,平均(32.5±1.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11例,年齡25~57歲,平均(34.5±2.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在治療開始前,為保證兩組患者的體液處于平衡狀態,均使用抗生素對其給予有效治療。其次,術前準備期間對兩組患者進行相同的鎮痛措施。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手術前使用超聲或CT對患者的結石部位進行準確的定位,然后使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采用四孔穿刺法進行準確的操作,建立人工的二氧化碳氣腹壓,將壓力控制在13 mmHg左右,選準臍孔穿刺點、右腋前線穿刺點等,作為穿刺的具體位置,并將其作為操作孔和觀察孔進行膽道鏡和腹腔鏡的聯合治療。解剖膽囊三角區,將膽囊動脈和膽囊管進行分離,并放入腹腔鏡及膽道管內。在膽囊管靠近膽管0.5 cm處給予一枚可吸收夾,膽囊動脈的遠端給予一枚鈦夾,分別進行離斷的操作。使用石鉗將膽總管中較大的,明顯的結石直接取出,經過劍突下降膽道鏡進入主要的操作孔,用取石網將比較小的石頭取出來,使用導尿管和沖洗泵對膽道進行反復的沖洗。另外,用膽道鏡對膽總管上下段進行詳細的檢查,對遺留結石、感官畸形或狹窄等情況進行了解,期間,T管的放置應結合膽總管下方是否通暢、是否過于狹窄以及其炎性滲出等進行綜合考量。最后,縫合管壁,引出T管,注入氯化鈉溶液,穩固并觀察異常情況。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手術后進行充分的引流[2-3]。最后,對兩組患者采用相同的措施進行妥善的術后監護,若需治療,則采用抗生素合理進行。
1.3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其治療效果可以分為3個等級。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的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結果及并發癥結果比較 根據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數據結果,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思(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結果及并發癥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結果及并發癥結果比較(±s)
P值<0.05 <0.05 <0.05 <0.05項目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觀察組95.22±42.16 6.97±1.52 48.28±12.47 31.86±4.64對照組196.23±73.28 14.32±2.12 187.32±50.55 61.49±9.15 t值7.461 17.596 16.677 18.178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7.341,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療效比較
臨床醫學上,膽結石屬于外科類疾病的范疇,其主要特征使發作的緊急性以及患者右腹部的劇烈疼痛,盡管其案例比較常見,但是傳統的治療方法往往會引發后遺癥。其術后的復發率較高,是肝膽外科手術治療中的難點[4-5]。
醫學技術的進步使膽結石的治療方法得以創新性的改進,即對傳統手術療法進行優化,使其向微創性的治療轉變,腹腔鏡技術的成熟,使得膽結石術后的復發率降低,聯合膽道鏡進行膽結石的治療,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在手術的過程中保持整個括約肌的完整性,術后的復發率會有效降低。
本研究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術治療,術后,兩組患者的監護措施均相同,但依據后續病情使用一定的止痛藥或者抗生素進行相應治療。根據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的統計數據,觀察組的結果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膽結石選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的方法,療效顯著,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1] 劉建欣.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3):490-491.
[2] 張海軍.46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4):1633-1633.
[3] 崔小鵬,樊勇.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24):2847-2848.
[4] 阿不都熱依木·阿不都拉,吳源泉,買買提吐爾遜·吐爾迪,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68例[J].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4,26(5):416-417.
[5] 胡海,所廣軍,黃安華,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68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2):135-1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