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千
【摘要】英語朗讀教學一直是困擾英語課堂教學的難題之一。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們的讀書能力比較弱,尤其是全班學生一起朗讀時,部分學生不是讀出來的,而像是“唱”讀。折射出教師平時在英語“讀”的技能方面缺乏技巧與策略,對學生要求比較低。
【關鍵詞】小學英語 朗讀 教學 方法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小學各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都很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情感熏陶。朗讀是儲存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種傳統而又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新的教育理念賦予它更多的新內涵。在傳統朗讀基礎上,注入符合現代學生實際情況的有效誦讀策略,是我們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然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忽視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二、小學英語交際教學現狀
交際是學習語言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因此,在課內外,要努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學生以后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小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現象。沒有語言運用的真實情景,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表達,或者怎樣表達,以及怎樣有選擇的運用所學的語言區表達。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
1.英語口語交際在實際生活中所受關注程度不足。家長重心放在讀寫方面的訓練,忽略口語的練習,英語初識是非常簡單,與漢語有相似之處,學生很短的時間就能掌握,成績也反應不錯,往往家長忽略英語的深入學習需要口語交際訓練和累積,只注意到書面作業,注意不到口語作業的重要。學生對背書和復述課文的誤解以及聽力模仿的忽略。復述課文而不是簡單的背誦,要學會自己去理解并嘗試著在生活中的某些場合適用,會舉一反三,脫離課本,即交際。而這就離不開聽力和模仿。
2.在英語學習中受到干擾,影響因素不同。針對許多因素影響學生口語能力,我對學生進行一項三個星期的實驗,如下:
實驗表明:在口語都一般的情況下,對四組學生進行口語的訓練,結果表明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與其英語口語能力不成正比,二性格外向型的學生口語提高的幅度相對大一些,掌握能力好一些。
3.教材內容限定了學生的思維。教材提供的詞匯和語句中有些與學生生活很貼近,有些卻相距甚遠,因而容易出現學生會了就說,學了就用但卻不知所云的問題。
三、解決問題
1.幫助學生找到朗讀英語的“秘訣”。(1)老師應做好正確的引導和示范。老師要促使學生樂于并敢于說英語,老師必須不斷練習,用自身優美、純正的語音語調來感染熏陶學生,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2)“形式多樣”是朗讀的興奮劑。想要促使學生樂于并敢于說英語,老師就要使朗讀的形式豐富多彩。不要將課堂的英語朗讀僅僅當作檢查小學生是否完成朗讀任務的手段,而要采用形式豐富的朗讀技巧。(3)“讀后評議”是朗讀的“良方”。學生朗讀完后,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撥,給予鼓勵,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
2.培養良好朗讀習慣及方法。(1)讓學生“金口”大開。聲音太小或沒有聲音不能稱其為朗讀。英語早讀課,要求學生放聲讀。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感受正確的語音、語調和節奏感;大聲朗讀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記憶力的增強。(2)“模仿”秀,讓學生秀出自信。錄音磁帶語音語調相對比較規范、純正,應最大限度地多聽、學模仿,感受不同角色的語調、語氣。但是聽錄音相對較枯燥、乏味,學生自控能力差,很少有學生能自始自終仔細聽完的。(3)逐步做到“四位”一體朗讀模式?!八奈弧币惑w即眼、口、耳、心。首先要做到用“心”聽。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但自控能力較薄弱,課堂教學告訴我們學生一旦聽到教師或錄音的示范發音就開始跟著老師模仿,40%發音不準確,同時還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因此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訓練學生仔細聽教師或磁帶的示范發音,提醒學生邊聽發音,邊注意觀察老師的發音口形,再模仿。(4)課后“復讀”,讀出不會遺忘的“味道”。一般新事物的記憶需要2至3輪次的反復記憶,才能達到最終的記憶效果。小學英語課時少,課內朗讀訓練是有限的,把朗讀延伸到課外勢在必行。
四、實踐研究結果
如何讓學生從小對語言的學習脫離啞巴英語,方法很多,我只是從教師的角度以教學為契機,在實際教學中以所教班級為實踐對象,開展訓練調查,教研活動,多多善用激勵性和賞識性教育,鼓勵學生多說多練,給予自信,激發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口語交際能有序進行,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反思與展望
我在研究過程中,注重反思總結經驗,使我的綜合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高,掌握了研究方法,取得預期效果。但研究中還有很多不足,如何持續地保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如何是口語交際有序地進行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克服困難,做更有實效的研究,積累總結,打好基礎,為今后的研究工作努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