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明++曾岳


摘 要:工程教育認證出發點是工程師的培養,國際和國內對信息技術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決定了軟件工程專業著手進行認證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該文在介紹了面向工程教育認證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過程重構方法后,重點提出了課程實施和評價方案的設計思路,從教學大綱重構、考核方式設計、指標點達成度評價、教師和學生理解的重要性層面進行了闡述。該文所提方案是軟件工程專業實施教育認證的一種具體可行方案。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 畢業要求指標點 達成度評價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197-03
工程教育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工程教育認證溯源于《華盛頓協議》。《華盛頓協議》于1989由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6個國家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和簽署[1]。從2005年起,中國開始建設工程教育認證體系,逐步在工程專業開展認證工作,并把實現國際互認作為重要目標[2]。2013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預備成員,2016年初接受了轉正考察。2016年6月,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工程教育認證體系得到國際認可,工程教育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出發點是工程師的培養,當前國際和國內對信息技術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決定了軟件工程專業著手進行工程教育認證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國用于工程教育認證的標準目前最新版本是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于2015年3月修訂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2015版)》[3-4]。認證標準分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部份。其中,通用標準包括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等7個方面,適用于國內所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的工科專業。各特定專業還必須滿足相應的補充標準。補充標準規定了相應專業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方面的特殊要求。補充標準目前涵蓋了機械類專業、化工與制藥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等16個專業類或專業?,F有的計算機類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補充標準所指的專業是“計算機類專業”,包括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等6個專業。
1 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過程重構
面向工程教育認證,首要的是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過程需要按新思路和新標準進行重構,重構的一般過程如圖1所示。工程教育認證是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重構的原則是從人才需求出發,制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并由畢業要求出發最終進行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評價設計。
1.1 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達成度確定
培養目標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5]。培養目標來自于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制定培養目標過程中進行廣范圍的深度調研是必須的。培養目標的高低定位是和每個學校實際情況相關的,沒必要也不應該是一致的。
培養目標確定后,畢業要求需根據培養目標本地化。工程教育認證的通用畢業要求有12條,是所有專業畢業時需達到的能力要求,各院校在制定專業的畢業要求時需根據自身情況或特色進行本地化和細化。該文對細化的指標表示為i.j的方式,比如第10條要求的第2個細化指標可表示為指標10.2。指標的細化程度應該適中,我們認為j的最大值不應大于5。
1.2 畢業要求和課程的關聯以及課程實施方案設計
根據目標導向的原則,畢業要求應逐步細化到二級指標點并逐條落實到培養方案和過程,并最終體現到相關聯的課程。通常的過程是建立指標點和課程的關聯矩陣,矩陣的值是課程對指標點的支撐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一個指標點由若干數量的課程進行支撐,同時一門課程可支撐若干數量的指標點。
對于每一門課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能反映該課程支撐的指標點是否達成。因此,課程的實施方案包括教學大綱、考核方式和評價方案也需要重構。該文的重點就是這個重構過程。
1.3 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和持續改進
如何評價培養方案是否有效,或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不僅需要定性的評價方法,而且要有定量的評價標準。各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度評價最終轉換成對應課程的考核評價。最后匯總各課程的考核結果,便可以得到當期畢業生的畢業要求達成度。
需指出的是工程教育認證強調培養過程的持續改進,通過最終的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可以總結各培養過程的經驗和教訓,并改進各個過程。
2 課程實施和評價方案設計
該文重點討論課程實施和考核方案的設計。首先必須明確,每門課程的實施目的是為了完成畢業指標點和課程關聯矩陣中對應的指標點的達成。因此,課程教學大綱應能反映相應指標點的能力要求,教學方式應能適應相關能力的培養,課程的考核內容以及考核部分的分配與承擔的支撐任務應相匹配。
2.1 教學大綱設計
秉著教學大綱要反映指標點能力的原則,傳統的教學大綱從形式到內容需要重構。在形式上,課程的教學大綱需明確支撐的指標點和支撐程度,也就是指明了該課程培養的能力目標。在內容上,教學大綱的內容是由需求確定的,即指標點的能力要求,只要能培養該能力,內容上可以有很多變化空間。而傳統的教學內容是專家基于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安排的知識點。教學大綱在原有的形式上需增加的內容見表1(以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為例)。
與此同時,對應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應能促進指標點的達成。比如,軟件工程專業應加強培養學生的軟件項目實施能力,因此教學方法上應盡可能采用案例教學。
2.2 考核設計
課程的教學大綱要增加對畢業要求指標點支撐的內容,同樣,在考核方式設計時,要明確相應指標點的考核[6]。在考試考核方式的設計中,試卷就應明確各題目是對應哪個指標點的考核,而題目的分數則是對相應指標點考核所占的課程權重。該事項可通過考試前的試卷審批或是考試后的試卷分析中注明。注明的形式見表2。
這樣從該表中應能計算各指標點考核的所占總分百分比,而這個比例應和該課程對指標點的支撐權重相匹配。對實踐類考核或考查課程也應按試卷的形式明確對相應畢業要求指標點的考核。
2.3 指標點達成度評價
在教學大綱和考核方式均在對畢業要求指標點支撐的基礎上重構之后,對指標點的達成度評價便有了定量的評價依據。從考核方式設計中,我們有了該課程總分中各指標點的支撐總分。而每個學生在該課程中的總成績和對應指標點的支撐總分也可以統計出來,所有參與該課程的畢業生的平均成績和各指標點的平均支撐分數也可以算出。最后,可以得到畢業時該課程對指標點i.j的達成度評價:
(1)
對支撐該指標點的所有課程進行達成度評價,便可以得到該指標點的畢業達成度。
2.4 教師理解和學生理解的重要性
課程實施和考核方案是落實工程教育認證的最終落腳點,該項工作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工程教育認證的成敗。而整個實施方案的重構需要得到教師理解和學生理解才能真正實施成功。新的實施方案無疑大量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在實施過程中,學校從鼓勵的角度出發對教師進行正面激勵。而對學生來說,應采取講座或其他方式宣傳工程教育認證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工程教育認證下的課程實施方案和考核方式的變化。
3 結語
軟件工程專業實施工程教育認證有助提升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過程,也是提升學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改進措施。如何面向工程教育認證進行各項工作的展開是每個軟件工程專業面對的首要問題。該文提出的課程實施和評價設計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可對軟件工程專業實施工程教育認證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華盛頓協議[EB/OL].http://baike.baidu.com/. 2016.
[2] 人民網.歷史性突破,開啟新征程——中國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603/c1006-28410286.html. 2016.
[3] 王觀玉,石云輝.工程教育認證下應用技術大學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研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6(4): 97-102.
[4] 中國工程教育協會.認證標準、程序和數據[EB/OL].http://cn.ceeaa.org.cn/index.php.2016.
[5] 陳道蓄.按照國際實質等效的標準建設合格的本科工程專業[R].2015.
[6] 崔江濤.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建設與探索[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