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摘要:慕課與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要求高效教師真正踐行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轉變師生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組織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緊密銜接,最終實現圍繞課程建立教師團隊的目標。
關鍵詞:慕課;大數據時代;教師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1
在慕課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師單獨授課的方式已經落伍,只有基于教師團隊開發出適宜學生的有效教學模式,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一、慕課及大數據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
1.較高的綜合素質要求
慕課及大數據時代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知識獲取渠道,也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教師更加系統的掌握專業知識,能夠深刻的理解本學科的教學內容,能夠根據學科的發展前沿,為學生提供創新性的教學。其次,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啟發學生的思維,與學生開展網絡+課堂的互動教學活動。第三,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把握學生能力,能基本掌握學生在自學環境下的進展情況,能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方法掌握學生總體和個別人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的學生進行心理和專業上的輔導。
2.良好的師生溝通能力
教師只有具備了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的能力,才能進一步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首先,要求教師全面深刻的審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及地位,明確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的思想。其次,教師還要為學生締造良好的環境,不僅是課堂教學氣氛,還有良好的信息環境、知識獲取環境、互動環境等,并且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師完成關于學生的評價、指導等教學工作。
3.要求教師轉變工作方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獨立的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備課、課堂教學設計、學生作業批改等工作。在現代慕課教學體系下,更需要發揮教師之間的協作關系,使不同專業和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師發揮出優勢,使不同的教師承擔起在慕課和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信息、專業問題研究、課堂技術制作等不同的工作,能夠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在課堂教學上,進而密切關注學生的變化,著力解決好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困難
二、慕課環境下教師團隊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1.有助于轉變課堂教學形式
在慕課環境下,大學課堂教學不再以講授式教學為主,而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討論、辯論、實驗等活動。構建在慕課背景下的教師團隊,可以在全面掌握學生課下學習效果的前提下,為課堂主講教師收集有關學生的所有資料,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同時也使慕課堂教學的互動環節更符合學生的需要。
2.有效減輕教師的負擔
在現代教學團隊的模式下,可以在教師同伴的幫助下,實現教學工作與資源的有效整合,發揮出團隊在輔助教學,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思維方式更新方面的作用。教師集體可以共同研究問題,可以針對學生的慕課學習表現,共同總結使用科學的教學模式,這不僅提高了教學活動效率,而且極大的節約了教學成本,促進教學質量取得實質性發展。
3.有助于構建優良的教師文化
教師的提升與發展關系到教學工作的發展提高,只有不斷構建優良的教師文化,才可能促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高。首先,構建基于教師團隊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深化理解慕課教學理念,有助于開發出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優質的慕課資源。其次,實現教師間的良性互助,促進教師隊伍更快更好的更新教學觀念,并且能夠促進教師提升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水平。第三,有助于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圍,在教育合力的影響下可以使教學創新成為常態,這樣使教師隊伍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水平,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慕課與大數據背景下基于教師團隊的教學模式
1.教師團隊的組建
在慕課與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基于教師團隊的教學模式主要在于發揮教師集體的作用。首先,教師團隊成員要在技術上互相補充,在共同目標的關照下服務學生,這個團隊應當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為主要研究任務,依靠集體力量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應當發揮團隊內所有教師的優勢,教師團隊內部應當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應當在學術知識上既互相補充又相互競爭,不斷的在新方法指引下有效貫徹教學目標任務。第三,應當在教師團隊內部實現明確的分工,應當依據專業優勢,實現視頻錄制、主講、課件制作、數據分析、解答學生問題和教學研究創新等不同的工作。
2.協作課程的開發
基于教師團隊的教學模式主要目的不是開發同一課程在不同的班級進行教學,而是要把協作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這種協作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設計的協作,同時也包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彼此承擔不同的責任,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有利于建設可以供學生共享的課程,實現課堂教學與慕課的銜接,全面提高慕課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效果。
3.教師團隊協同班級管理
在慕課與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模式,而是課前學生在慕課中自學,課堂上與教師就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課后學生主動學習并通過實驗驗證學習結果,從教師處得到更有效的反饋和評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活動不只有承擔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師完成,還需要教師團隊幫助進行學生學習數據分析,學生學習成果評價,針對學生問題進行考評試題設計,與學生完成在線互動活動的等任務。
四、結語
隨著慕課教學的逐步深入,教師的地位與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位。圍繞學生的興趣需要開發出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成為對教師的新要求。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更好的以教育團隊適應新教學模式,為教學改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竹.中國大學“慕課”上線要顛覆傳統教育?[N].中國青年報,2013-09-24.
[2]張應強.大學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學能力建設[J].現代大學教育,2010(4):35-39.
基金項目:2016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項目名稱:黑龍江省高?;谀秸n的教學模式和實踐路徑研究,課題編號:16G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