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學生在思想觀念、舉止行為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塑造性;同時,中學生的好奇心強,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改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勢在必行。文章具體闡述了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現路徑,旨在為完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實現路徑
一、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求教育活動要結合實際的生活場景,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這不僅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加強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生活化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生活化,就是教師要根據社會的要求對中學生的行為舉止與思想觀念進行有效的規范,要注重將教材的內容與實際的生活場景相聯系,要結合當前的形勢發展以及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層次性的教學計劃,即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目標實際上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引導學生形成獨立判斷的意識,培養學生分辨優劣思想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學會自我思考,對于舉止行為以及思想觀念要有自己的認知及想法,逐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1]。
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起來。教師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要素,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不僅思想政治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觀念進行培養,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要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也要重視育人的過程。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要在各門學科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不僅要求各科教師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要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以有效地對學生的行為舉止與思想觀念進行引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重視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
中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逐漸完善,對社會與生活也開始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很難與他人產生共鳴,且年輕人易沖動,心理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學生模仿能力強,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誘惑,誤入歧途,對其今后的發展也不利。因此,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生活化,教師就必須要重視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立足學生自身。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包括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重視學生的觀點及想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完成教學計劃內的內容,也要為學生排除學習、生活中的煩惱,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這也是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徑[2]。
五、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生活化
要想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生活化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政治觀教育的生活化。教師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于政治觀念的教育要緊密聯系實際,不能僅局限于政治教材。只有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將生活中的政治觀念教給學生,才能夠加深學生對正確政治觀念的理解,同時也能順利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二是人生價值觀教育的生活化。人生價值觀教育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很多中學生還未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規劃。在這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人生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盡早打好基礎。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以對培養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施加有利影響,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吸收更好的思想觀念,最終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3]。
六、結語
綜上所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生活化,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重視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生活化,是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舉止文明、思想健康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郭紅明.微博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轉向的理論契合及其價值探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04):1-5.
[2]張雪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現路徑與思想政治教育語境重構[J].廣東社會科學,2011,02(04):117-121.
[3]顏冰,鄭克嶺,楊愛紅.批判視野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維度的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0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