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收成
班級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一日活動的開展,都要依托班級這個基地。在班級中,班主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下面我結合自身的小學班主任工作經歷談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
一、熱愛本職工作
只有熱愛工作,才能投入并做好工作。因此,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班主任,首先要突出一個“愛”字。即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教書工作,熱愛自己從教的學校,熱愛班主任這個崗位,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班主任要具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道德情操。“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告訴我們,愛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劑、潤滑劑和黏合劑。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全面地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要求每一位教師捧著一顆愛心,用愛去澆灌每一棵幼苗,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付出所有的努力。
二、團結配班老師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庭,班主任就相當于家長。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跟配班老師真誠合作,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工作環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當管理過程中出現漏洞和問題時,班主任要自我反省,并及時與領導、同事溝通交流,借鑒別的班級好的做法,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就能贏得同事的信任。只要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了,班主任在班級的常規管理中做到齊抓共管,統一要求,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作用,就能輕松地做好班級工作。
三、重視習慣養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小學教育是學生接受正規教育的開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學生優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幫助。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養師德,積師識,嚴師道,鑄師魂,不斷追求高境界,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此外,班主任要將良好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學生一日的常規活動中。例如,在閱讀活動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書角每一種書籍的擺放、分類;閱讀結束后,讓學生學會自己整理圖書,將圖書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樣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又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強化家校聯系
學校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對學校和教師的信任。作為班主任,要始終擁有一顆愛孩子、關心學生的心,堅持每天學生來校和離校時都在班,方便家長,安撫家長,讓家長感受到我們的真心。班主任還要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宣傳科學教育知識;或者邀請家長助教,使家長參與到班級的各項工作中。
如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平時由爺爺奶奶照看。而爺爺奶奶普遍對孫輩溺愛,于是就出現“爸爸打,媽媽罵,爺爺奶奶來護駕”的現象。這些學生在家中養成了驕橫、任性、貪圖享樂、自私自利等不良習性,來到班級后,必定會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班主任要經常和學生家長聯系,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家長共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請家長參與到班級各項活動的計劃、實施以及反思等一系列過程之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存在的不足要積極改正。只有打造家校共教的良好局面,學生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五、加強理論學習
古人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不與時俱進,很可能被社會無情地淘汰。小學班主任只有不斷學習,努力充實自己,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引導學生也能與時俱進。班主任學習要講究博而精。博就是廣泛閱讀,博覽群書,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精則要求精選閱讀,要精選那些最能代表人類文化成果和現代教育研究成果的優秀書刊來讀,而且要深入研究。長此以往,持之以恒,就會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扎實而廣博的業務知識,信念就會更堅定,頭腦就會更清醒,目光就會更遠大,思路就會更開闊,從而能夠厚積薄發,在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方面富有成效地工作,在較高視點上審視教材,吃透教材,能夠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班主任要學會充分運用現代高科技教學工具。比如:掌握微機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利用電子備課,學習制作課件并運用到教學中,不斷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班主任要善于總結實踐工作中的經驗,大膽進行教改教研等,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能力型、科研型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工作。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更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當我們看到自己的辛勤工作換來學生的健康成長時,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