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梅
俗話說不預則廢。語文課堂上有些學生,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生動感人,他們卻在臺下麻木不仁、不知所云。相反,有些學生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言,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缎W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庇纱丝梢?,課前預習這一方法的運用既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促進他們語文學習所必備的學習技能的形成。那么,學生如何自己預習課文呢?
一、做到熟讀課文,達到預習的目標
不熟悉課文可謂學習語文的大忌,試想學習語文,如果連課文都讀得不熟悉,又如何了解其中意義呢?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娛煜ふn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把新課輕聲地朗讀幾遍,了解一下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然后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預習,這就要求生通過初讀,大概了解課文大意,再讀,大致弄清文章的思想,文中的重點字詞句和學習目標。
二、弄清課前預習要求,充分發揮各自的見解
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把要求理解的地方進行認真思考。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思考題凝聚了作者在文中所體現的中心思想,解答思考題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難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應該積極地去練習。我在布置《新型玻璃》的預習課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個方面內容?分別是怎樣介紹的?為什么這樣介紹?讓學生明白原來學習這類寫物的說明文,只要圍繞“物”深究追問,就能讀懂課文。第二天上課時,我欣喜地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圍繞“新型玻璃”發揮見解。有一名家里開玻璃店的學生,把玻璃特征講解得一清二楚,他把玻璃的特點結合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對課文內容、表達方式、語言特色進行更深的理解,使課堂交流氣氛活躍。其他學生都爭著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生生互補及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了。隨即,我讓學生仿寫一種新型玻璃或者用同樣的方法來介紹其他事物,收效甚佳。
三、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習慣的幾種方法
學生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修養和習慣,需要堅持不懈才能養成。常言道:“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習慣需要下真功夫。具體來說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Z言學家呂叔湘也說過:“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容也就理解了?!弊x,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一個首要環節。應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義,并發現疑難。可以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讀,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
二是查。初讀一篇新文章,學生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詞。這時,老師應提醒學生主動使用工具書查閱,碰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生詞、學術名詞,鼓勵學生到圖書室查閱相關資料。并把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預習本上。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同時反復體會,自查自悟。切忌讓學生從現成的參考書上照抄答案。
三是畫。畫出關鍵詞,重點句段。教師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如“---”“──”“~”“√”(依學生喜好而定)勾畫文中的重點、難點。
四是問。課堂上許多學生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愿花費時間去自查自找自問,養成一種懶散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心態,老師在給學生講清道理之外,還應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記出來,看誰提的問題最多,對善于提問、能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積極給予表揚。孩子們為了發現問題,會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無論是有關于名詞解釋,還是有關于課文內容情節,或者是古詩含義,甚至有關于作文的寫作技巧和構思、立意等問題,都可提出疑問。教師不僅僅只做單純性的回答,還應鼓勵他們自己動腦筋解決這些問題。
四、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循序漸進
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去讀書才能收獲得更多。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需要發揚質疑的精神,動腦思考,以鞏固和獲取新知識。讀完課文后對疑難問題或查字典,或查找資料,或請教同學、老師,交流討論解決?!皩W源于思,思源于疑?!敝挥姓嬲B成邊讀書、邊思考的學習習慣,才能學有所得。而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故運用循序漸進預習法進行預習時,可以分為幾個步驟:1.通讀課文??葱抡n題目,想問題,之后初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不理解之處。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會自己思考問題,提出問題。3.結合課后練習和自己的疑問進行思考,查找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自己解決一些問題,發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問題。4.將課文讀熟,文章經過反復、用心地閱讀,學生對文本會有自己獨特、深刻的見解和感悟,對進一步的聽講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 良好的預習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都必須付出努力,預習是上好課的重要條件,預習是自學的演習,它對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