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開化縣第二初級中學 吳順生
任務單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使用
浙江省開化縣第二初級中學 吳順生
有效課堂教學是我們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目標,各地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經驗。我校對此也進行了研究,率先在數學和科學兩門學科中實行了課堂任務單的試點,現已在全校所有學科進行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比較好地解決現有教學中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做簡單陳述。
任務單;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教學,是指以自然的﹑水到渠成的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為載體,設計學生的教學活動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強調學生數學思維的展開,深度參與,強調數學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的實質性理解,強調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落實。
數學教學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制約了有效教學的落實,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1)數學問題不自然,強加于人;(2)缺乏問題意識,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不利;(3)重結果輕過程,掐頭去尾燒中段,關注知識背景和應用不夠,導致學習過程不完整;(4)重解題技能﹑技巧,輕普適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論層次的內容滲透不夠,機械模仿,獨立思考少。
針對這些問題,我校數學教研組﹑數學備課組積極獻計獻策,在與華東師大合作過程中,探索出一條以任務單為載體的有效教學思路。
1.有利于實現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
“任務單”呈現的是學生進行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歸納﹑自主解決問題時所需的資源和問題。“任務單”導學提倡學生課堂自主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創新意識,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把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意味著簡單的“領地轉讓”,也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作為,而是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還小,在各方面還很稚嫩,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絕對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的作為和老師有效的引導就體現在課堂任務單的設計上,一個優秀的課堂任務單,能使教學過程由原來的“教”變為“導”。
3.有利于實現集體備課的有效性
“任務單”設計和集體備課結合起來,將備課核心引到研究如何使教材與學生更好地結合,從學生學習特征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問題,討論更加激烈,實現了集體備課的高效性。
4.有利于實現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在前,學在后,評價教師的好壞是看教師教得如何,課上講得是否精彩,忽略了學生學得怎樣。而“任務單導學”則恰恰相反,學生學在前,教師導在后,盡可能地把時間交給學生,他們能做的教師不做,他們能解決的教師不予幫助,因此,我認為“任務單導學”是落實先學后教的方法之一。
5.有利于促進學生全員參與課堂活動
以往我們教學中存在這樣一個困惑:課堂提問局限于個別學生參與解決問題,而隨著學段升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下降,課堂教學因學生參與不足而煩惱。使用“任務單”導學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任務單”導學強調每位學生將自己的發現﹑思考﹑想法﹑體會寫下來,這樣通過全員參與,逼迫學生學習,克服了學生的課堂思維惰性。
6.有利于開展小組活動
學生自主學習后往往需要小組討論(如自主探究的結論﹑學生的學習體驗等),“任務單”成為小組討論分享的“蛋糕”,避免小組討論出現的“空對空”現象,既節省時間,又能使討論深入問題本質。
7.有利于教師及時反饋
每次課堂結束將“任務單”及時收回,便于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注意不宜對學生在課堂中解決問題的對與錯做過多評價,通過“任務單”,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能作出恰當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形成緊張﹑有趣的課堂氛圍。
8.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材解讀能力
“任務單”導學很好地把教師“教”的思路轉化為學生“學”的思路。因此,“任務單”設計強調的是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把教材的資源充分挖掘,要根據最近發展區原理逐一呈現教材的內容,體現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能夠“跳一跳”實現教學目標。這對提高教師的分析教材﹑解讀教材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1.課堂任務單的設計
認真研讀教材,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哪些地方需要問題的體現來設計任務單,由主備人構思講解,然后由備課組集體討論定稿,或由數學名師工作室設計再結合自己的上課特點進行修改。例如:
數學八(下)《6.4.1梯形》學習任務單
設計者:數學名師工作室 姓名:_____
任務一:
(1)畫一畫。在一張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等腰梯形,(要求頂點在格點上)并連接對角線。
(2)猜一猜。觀察所畫的等腰梯形,你發現等腰梯形具有哪些結論?為什么?

任務二:做一做。
(1)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15,AB=45,求BC的長。(嘗試多種解法)



(2)小組交流不同解法。
任務三:試一試。
先任意畫一個梯形ABCD,連接兩腰的中點E﹑F,線段EF叫作梯形的中位線。測量中位線EF和梯形的兩底AB﹑CD的長度,看看他們有什么關系?再畫幾個梯形試一試,說出你的猜想,并給予證明。用你的猜想能簡化梯形的面積公式嗎?
課堂學習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
該任務單把該節內容中等腰梯形的性質﹑梯形中解題的基本思路﹑梯形中位線的概念等中考內容以任務的形式展現出來,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嘗試,并在小組和班級的交流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也使學生清晰地了解本節的重﹑難點,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點評的內容,達到精講精煉。
2.課堂任務單上課模式
在近兩年的實踐摸索中,尋找出一條“三段四環”的基本模式。“三段”是指把課堂45分鐘分成三段,即第一段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第二段是實施任務,建構新知;第三段是評價提升,活化能力。“四環”是指每個任務的實施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自主學習。教師用一定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做到靜思獨想。第二環節:小組合作。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自主學習后,為小組合作交流做好了質疑問難的準備,在合作中相互啟發,思維碰撞,不斷解決自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甚至還會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問題。第三環節:班級交流。學生通過班級交流,不但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更充分享受到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四環節:教師點評。教師采用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根據第一﹑二﹑三環節中的表現進行點評和引導,努力做到“三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基于課堂學習任務單的“三段四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深度參與課堂,課堂在高效運轉中勃發生機。
3.任務單的使用后處理
及時回收,了解學生課堂任務單的完成情況,配合小組的力量,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使問題不積累,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課堂學習任務單的使用,是我們進行有效教學的一種嘗試,能比較好地解決學生參與面低和小組合作中的空對空現象,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動手操作和歸納能力。雖不是萬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教材,多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真正設計出高質量的任務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良好的課堂管理,必將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book=32,ebook=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