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包春梅
如何巧用“微課”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包春梅
“云時代”的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微課結合信息技術便可輕松地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微課因此應運而生的,它徹底翻轉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不僅成就了教師的教學,而且把學生的學習提前并延伸到了課堂之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使問題聚集﹑主題突出,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它內容較少,主要為了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等,故而有“小處見精,微中見博”之特征,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良師益友。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首先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支持。微課堂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顛覆了傳統的先教后學的模式,讓學生先網上學習,再在課上討論﹑質疑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和方法。微課程作為網絡課程的一種演變形式,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素材為學生呈現課程內容,系統性﹑選擇性強,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網上操作。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找規律”一課,就可通過錄制微視頻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系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學生為主,在課前自學與本課有關的視頻,學生在配套自主學習任務單引領下在家自學了原在課堂上完成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懂的,還可以反復觀看視頻,仔細揣摩直到理解。這相當于把教師帶回了家——與視頻相配套的自主學習任務單上有所有要預習知識的要點和教師給孩子的學習指導和建議。在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有目的地開展預習活動,這樣的預習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第二天的數學課就能在基于學生需要的基礎上展開,并且“吸收內化”也能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間的討論﹑交流所帶來的學習過程效益的提升,都會使其獲得對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
微課的運用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精短的容量也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輕松地攻破知識難點。例如下面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關于圓柱和表面積綜合知識的運用。
甲﹑乙兩位同學對同一個圓柱的兩種不同的切分(平均分成兩塊)。


甲切分后,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乙切分后,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
這樣的題目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而且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所以我制作了一個不到4分鐘的微課,其講解分為兩步:
橫向切的如下:

因此甲切開后增加的表面積就是2個圓的面積,就是2πy2。
縱切圖中,我使用動畫課件邊講解邊動畫演示輕松地將這個難點攻破了:

乙切開后增加的表面積就是2個長方形的面積,一個長方形的面積=長×寬=2yh,增加的是2個長方形的面積,所以表面積一共增加了4yh。
我曾在教學六(1)﹑六(2)班數學時做了比較實驗:在(1)班我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展現此問題,只給了學生預習提綱;而在(2)班我運用微課形式教學,發給學生學習任務單,并把這個微課視頻提前放在班級群里共享。在接下來第二天的課堂中,對此類題目的交流反饋表明(2)班學生對此類題目掌握的情況明顯好于(1)班,他們大多數人都已掌握了相關知識,并且有人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和關聯問題,其家庭作業在批改中的正確率也遠高于(1)班。而(1)班由于限制于先教后學的傳統教學中,課上多數學生只是被動地理清了思路而知識還沒有內化。由于還有其他問題要處理,那些沒有理解的學生也只能將此題暫時放下去迎接下一個問題的到來,所以后進生和暫差生在課下就很難將其“消化”了。通過這個案例可知一個好的微課視頻,不僅可以輕松巧妙地應對難點,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和聯想,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早內化知識,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自主學習成為高效學習策略。
微課依托網絡把知識學習前移到課外,把內化知識挪后到課堂,打破了以“課堂”為疆界傳統的教與學,沖破了時空的限制,開創了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的“翻轉課堂”實驗,此舉被比爾蓋茨稱為“預見了教育的未來”。假如不把微課程納入“云教育”范疇,那么作為其技術屬性的“微課”充其量只能扮演“課件”的角色。而十幾年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恰恰證明:單純的“課件”無論有多精美,都不可能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也正是由于“云時代”的支持,把知識學習前移到課外,才使教師得以在課堂上給予需要幫助的學生以面對面的個性化指導
首先,微課教學視頻有個顯著的特點,在視頻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手,在不斷書寫數學符號,此外就是配合書寫進行講解的畫外音,有時在整個都是動畫課件的微課視頻中甚至連教者的手都不出現,僅僅是一個鼠標光點在動。而傳統的教學錄像視頻中出現的教師頭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種物品擺設,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
其次,微課視頻短小精悍,一般為幾分鐘。每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使其查找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力就會很強,這也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可見,微課堂可以把學習干擾降到最低限度,少干擾的課堂必定成就學習者的高效率。
微課正如薩爾曼·汗所言:“這種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講臺上為你講課,它讓人感到貼心,就像我們同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起學習,并把內容寫在一張紙上。”微課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地位。雖然翻轉課堂模式要求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強,但這不能意味著教師可以松懈,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中介,要幫助學生搭建個體與信息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進入和通過最近發展區解決問題獲得體驗和技能。因此,教師要適當﹑恰當地運用微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巧用微課,你會傾聽到知識“拔節”的聲音,巧用微課,你會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新生命和原動力。
book=63,ebook=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