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鈺芳 陳士金 王慶海 潭知零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與胱抑素-0(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討NT-proBNP與CysC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構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確診為CHFⅡ級組20例、Ⅲ級組29例、Ⅳ級組15例。測定NT-proBNP與CysC水平,同時測定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質量(LVM)等心臟彩超指標并進行組間比較,計算出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等進行分析。結果①NT-proB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P<0.01)。②Ⅲ級組LVMI、LVM高于Ⅱ級組,Ⅳ級組LVEDd、LVMI、LVM高于Ⅲ級組(P<0.05);Ⅱ級心功能組LVEF高于Ⅲ級、Ⅳ級組(P<0.01)。③血清CysC正常組LVEF高于血清CysC升高組(P<0.01);血清CysC正常組NT-proBNP、LVMI、LVM值低于血清CysC升高組(P<0.01)。結論NT-proBNP與CysC可較好地評估CHF患者心功能以及左室重構,為CHF患者的危險分層及預后的判斷提供依據。
[關鍵詞]胱抑素c;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左心室重構;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6X(2017)02-0119-03
doi:10.3969/j.iSSB.1(X)9-816x.2017.13
心力衰竭是由于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炎癥、心肌病或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改變心肌的功能和結構,使其發生異常,從而使心室泵血功能逐漸減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持續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態,而心肌重構是其發展的基本機制。在心力衰竭時,心室肌細胞會分泌一種廣泛應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激素-腦鈉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評估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和預后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與BNP功能相似,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emfinal pro brain natriurefic pep-tide,NT-pmBNP)因具有穩定性良好、半衰期長等特點而受到更多關注。另外,也有相關的研究發現,胱抑素C(Cvstatin C,CysC)對心室重構的發展起著促進的作用,與CHF有著密切關系。本研究通過檢測NT-proBNP與CvsC在CHF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討NT-pmBNP與CysC對CHF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構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經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確診為CHF的患者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齡51~84歲,均符合心力衰竭Framingham診斷標準。64例患者中瓣膜性心臟病15例,擴張型心肌病25例,缺血性心肌病24例。按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進行分組分為:Ⅱ級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Ⅲ級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Ⅳ級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有以下情況的患者均不納入研究:(1)1個月內曾行血管重建術;(2)3個月內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3)6個月內合并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死;(4冶并有自身免疫疾病、嚴重感染或血液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主動脈狹窄、肥厚型心肌病、急性腦梗死、急性心肌炎、嚴重內分泌疾病、急性心包炎、心源性休克、惡性腫瘤、肺動脈栓塞等。
1.2方法:測定血清生化指標時要求患者處于空腹狀態,于清晨從肘靜脈中取非抗凝血2ml(患者處于靜息狀態),以3000r/min的高速率離心15~20min,然后取上層血清置于零下70℃的環境冷凍保存。NT-pmBNP的測定使用羅氏NT-proBNP免疫測定試劑盒,采用電化學發光雙抗體夾心法。CysC的水平檢測使用CvsC商品試劑盒(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采用免疫比濁法;血清中CvsC水平的測定則嚴格按照CysC試劑盒的說明來進行,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根據CHF患者血清中CysC水平是否大于或小于1.50mg/L可分為CvsC升高組(CvsC水平>1.50mg/L)和CvsC正常組(CvsC水平<1.50mc,/L)。
檢測超聲心動圖的相關參數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飛利浦IE33),由我院超聲科醫師(副主任醫師,一人完成)對納入研究的CHF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為了控制變量,從同一心動周期開始來取各參數,計算3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的計算利用改良后的Simpson單平面法;測量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tdar end diastolicdiameter,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PWT)、左心室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astolic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以及左心房內徑(Left a-trial diameter,LAD)。根據Devereux公式得出左心室質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計算公式為LVM(g)=1.04(IVST+PWT+LVEDd)3+LVIDd)3]-13.60。左心室質量指數(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計算公式為:LVMI:LVM/體表面積。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0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采用Mann-Whitney檢驗或Y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各組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間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心功能級別時NT-proBNP與CvsC水平的比較:NT-proB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P<0.01。心功能分級逐漸增加,CysC水平亦逐漸升高,見表1。
2.2心臟彩超測定LVEDd、LVMI等心室重構指標的比較:Ⅲ級組LVMI、LVM高于Ⅱ級組,Ⅳ級組LVEDd、LVMI、LVM高于Ⅲ級組,P<0.05;Ⅱ級組LVEDd與Ⅲ級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CysC升高組和CysC正常組NT-proBNP及心超指標比較:血清CysC正常組LEVF高于血清CysC升高組;血清CysC正常組NT-proBNP、LVMI、LVM值低于血清CysC升高組,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3.討論
CHF是由于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炎癥、心肌病或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改變心肌的功能和結構,使其發生異常,從而使心室泵血功能逐漸減退,心肌重構是其發展的基本機制。CHF患者的心臟容量負荷以及壓力增加會促使心室心肌細胞分泌出大量能使神經系統興奮的BN。同時,BNP能夠通過抑制內皮素以及垂體加壓素的釋放抑制心室重構。CHF患者的血液中CvsC水平會增高,由于體內有效循環血量減少,進入灌注腎臟的血液不足,導致腎功能的損傷加重。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是由BNP切除一個信號肽后形成氨基酸激素原proB.NP,而后相關的蛋白酶將其水解為76個氨基酸的N端片段以及32個氨基酸的BNP即為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端片段無生物活性,而NT-pmBNP具有生物活性。NT-proBNP具有穩定性良好、半衰期長等特點,同時具有良好的擴張血管效應,對腎素的活性以及醛固酮的分泌起到抑制的作用,是一種較好的利尿、利鈉劑。
心室重構包括心肌細胞外基組成以及質量的變化、胚胎基因和蛋白質的再表達、心肌細胞的肥大以及凋亡。心肌膠原的降解過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如CysC等激素)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某些組織蛋白酶K、S、B等)會參與其中進行降解。CysC能夠對內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對細胞外基質的降解過程產生影響,即能夠促進降解膠原纖維結構和抑制破壞彈力纖維結構,從而影響心室和血管壁的重塑。CvsC能準確、靈敏、及時地反映腎功能的變化,因此,國內大多數文獻認為腎功能不全的特異性、敏感性指標為Cysd。另外,CysC血清水平不受感染、腫瘤、肝功能及炎癥等因素的影響,與心力衰竭有著密切的聯系。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C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與心功能級數呈正相關。同時,NT-proBNP水平隨著LVMI的遞增也逐漸升高,NT-proBNP水平與LVMI也呈正相關。NT-proBNP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為心室壁張力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發生心功能減退和左心室心腔擴大等這些明顯的左室重構表現時,NT-pmBNP水平會明顯地增高。NT-proBNP水平是能有效評價左室重構以及心功能的指標,也是預測CHF患者病死率的危險因子。本研究同時發現,CHF患者在心功能Ⅱ~Ⅳ級中LVMI、CysC值亦逐漸增高,血清CysC正常組LVEF高于血清CysC升高組;血清CvsC正常組NT-proBNP、LVMI、LVM值低于血清CvsC升高組,提示CvsC與心室重構也有密切的聯系。反映腎功能的指標CysC與反映心功能的指標BNP呈正相關,可用于評價心室重構以及心力衰竭程度,為臨床上CHF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了幫助。
綜上所述,NT-proBNP與CysC均可以良好地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構以及心功能狀態,能提高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險分級診斷及預后的評估,為臨床治療提供相關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