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義
【摘要】在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的前提下,舊的教學評價體系面臨著改革的重任。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大家發表了很多相關見解,但涉及到實際操作的方法并不多,本人在體質健康標準及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結合自己的一線教學體驗,也說說自己對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的認識,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關鍵詞】課程改革 成績評定 體質標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29-01
隨著課程改革的一聲令下,舉國上下圍繞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又回到了同一起跑點上。一些指導性文件先在各實驗區、實驗校進行,發展到現在,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方法、課程目標都發生了變化,同樣,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的目的也要發生相應的改革。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它肩負著教育和管理兩大功能,通過成績評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還可以鑒定教學質量,區別優劣,選拔淘汰。當然,我們現在呼吁改革傳統的體育評價方法,并不是反對和取消考試,而是要將考核評價變得更具有激勵性、導向性,使學生全方位、更多地體驗成就感,應該認識到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革是體育教育全面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傳統體育成績考核的弊端
1.著眼于運動技術水平的優劣,以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為主。誰跑的快,跳的高(遠),擲的遠,誰的成績就好。以運動員的標準來判定和評價學生,恨不得人人都是運動員。
2.重終端評價,輕過程評價。一跑或一跳定終身,整個單元或學期的學習就看那一刻 ,在個體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是很不公平的。
3.壓抑學生個性發展和興趣愛好發揮,不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
4.評價時僅由教師進行外部評價,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師精力有限,難免不客觀,不公正。
二、新課程評價體系帶來的變化
課程標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評價理念,體育考核評價正朝著綜合性、多樣參照性,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向發展。
1.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根本原則,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程標準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出發點,根據國際衛生組織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上均良好的綜合狀態。從三方面對學生健康進行全面評價,將體育學科名稱改為《體育與健康》,改變過去單純追求身體發育和技術傳授的做法,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整體健康水平。
2.弱化了評價的鑒別、篩選、甄別功能,強調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的進步幅度,改變過去只重視技術考評的傳統辦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對那些技術水平一般的,但學習態度又很刻苦的學生是一種激勵,對教學內容只提出最低的技術要求,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提高成績。
3.既評價最終成績,又評價學習過程和進步幅度。傳統教學評價只注重終結性評價,不重視形成性評價,這不利于師生對教學過程的控制與調節,教學信息得不到及時反饋,使教學過程失去了主動調控的機制。形成性評價重視教學的教育性,重視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的進步和對學習態度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及時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信心強化學習的動機。在相對性評價時,也是采取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學生自己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讓學生看到進步,看到成績。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并將評價過程轉換成學生自我教育過程,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也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同時,也擺脫了傳統考核評價時,教師“一錘定音”的束縛,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三、體育與健康課學習成績評定的實施方案
有了上面的理論作指導,再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體質標準),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從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把四個內容分成二張表格。
1.體能方面為制作成有進退可比較的表格,測試項目為一學年5項,五個項目每一個項目測兩次,學期初一次,學期末一次,并根據進(退)步幅度加(減)分。
2.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為一張表格,技能每學期考一次,項目由教師和學生商量著定,可以是三大球的某一技術或體操的某一內容,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各占一定的比例。其它的統一放在學期末進行,期末總結作為知識這一項成績。
四、結束語
學校體育的教育評價是貫穿整個素質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成績考核與評價方法的改革是體育教學改革中的關鍵,它的確立與運用將牽動著體育教學改革,我們不應該把學生的學年體育評分看的太重,而要淡化分數的重要性,把我們的評價重點轉移到和調節體育教學過程密切相關的過程性評價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評價的真正目標,體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促進,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才能最終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