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志
[摘 要]部門預算編制是建立現代預算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其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影響著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效率的發揮。文章對當前縣級財政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如何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推向縱深發展,提出了全面夯實預算編制基礎性工作,強化預算單位主體責任,加強預算執行監督管理等對策,以保障樹立現代化理財觀,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關鍵詞]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監督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212
部門預算是規范財政支出、強化預算約束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現代預算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壽光市自2007年實施部門預算以來,預算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也逐漸暴露出環節銜接不暢、預算監管乏力等問題。本文對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后,部門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中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1 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有待提高
目前,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功能科目細化到項級,經濟科目細化到款級,但在實際編制過程中,由于有的預算支出項目具有預測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加上預算單位還存在“重總額、輕細項”的思想,仍按粗放型的方式編制預算,未進行嚴謹的測算和翔實的調查研究,對經濟科目的運用隨意性大,對定額標準內的預算總金額在各個經濟科目之間想當然地進行分配,不科學、不精細,造成實際支出的內容與預算編制的科目內容不符。
1.2 部門預算執行剛性約束有待增強
有的預算單位對預算嚴肅性認識不足,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較低,預算執行中不以預算安排的科目支出內容為依據,不根據年初已細化確定的預算來控制支出,項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界定不清,先發生費用支出,然后想方設法予以列支,造成超預算支出或無預算支出,日常公用經費擠占專項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以2015年“三公”經費預算為例,全市“三公”經費預算編制中沒有公車購置費一項,但年底部門決算時,公安局、城管執法局、交通局、安監局、水利局等8個單位均存在公車購置支出,很多單位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的預算編制與執行結果不一致,部門決算數據與部門預算數據相差很大。
1.3 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不全面
政府采購預算是部門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算單位采購商品貨物需要編制采購預算,否則不予安排支出。但實際工作中,雖對列入政府采購預算范圍的項目做了明確的規定,但對具體執行環節的要求不細化不嚴格,部分單位不重視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仍以財務人員的主觀判斷為主,預算執行中經常隨意增加政府采購項目支出,臨時性政府采購支出仍占較大比重,破壞了預算的剛性控制。
1.4 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弱化
目前,隨著各項財政改革的深入推進,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大多數年齡偏高的財務人員對業務軟件不熟悉,有的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崗位調整后,業務交接不到位,影響了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全市近1/4的財務人員沒有會計證,很多財務人員專業也不對口,財政法規、財政業務流程知識缺乏,業務知識接受慢,制約了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了部門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工作。
2 現有問題對國庫集中支付運行的影響
2.1 影響了部門決算編報工作的質量
由于當前部門預算編制的嚴謹性和準確性缺乏,部門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結果差別較大,為應對部門決算的編報,有的預算單位出現數據填列不真實的問題,造成賬表不符,給部門決算公開工作留下了隱患。同時,預算執行本身的不規范,也影響了預算對財政資金支出控制的有效性和嚴肅性。
2.2 影響了財政資金的高效安全支付
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規定,支付執行機構必須嚴格按照部門預算支付資金,對與預算不符的支出不予支付。由于預算單位經常發生實際發生的費用與預算編制的支出科目范圍和金額不匹配對應的現象,造成有的資金難以正常、及時地支付,影響了國庫集中支付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
2.3 影響了對財政資金執行情況的監督和評價效果
由于經常發生實際支出的內容與預算編制的科目內容不符的問題,經費支出內容不能在資金支付過程中得到真實反映,財政部門對預算執行的全過程難以有效監督。財政部門掌握的財政資金支付信息不準確不完整,難以對其執行效果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和評價。
3 對策和建議
3.1 全面夯實預算編制的基礎性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預算編制的指導工作。針對部門預算編制時間緊,部分人員業務水平較低的實際情況,財政局各預算科室應進一步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業務指導,對財政部門與預算單位意見不一致的內容進行積極的磋商和論證,使預算編制更加符合實際。同時加強培訓工作,把專項培訓與日常培訓結合起來,大力改變部門預算編制“重總額、輕細項”的傾向,不僅注重預算表格間的勾稽關系,更要注重預算編制的實質。二是加強預算單位業務科室的協同配合。部門預算編制以預算單位實際工作業務為基礎,有的預算單位編制預算時,僅由財務部門根據掌握的情況進行編制,本單位其他業務科室不參與,導致發生預算編制不完整的問題。預算單位的業務科室要全面參與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加強科室間的溝通和協調,這樣既利于讓業務人員體會預算的嚴肅性,又利于預算的規范執行。三是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細化和科學化。預算編制依據充分,預算才能起到真正的控制作用,要嚴格按照《預算法》要求,著眼可執行性編制經濟分類科目,做到預算編制詳細、真實、準確。特別是要從嚴從細編制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公務用車購置費、因公出國(境)費用等經費預算,不大而化之,隨意編制數據。
3.2 強化預算單位的主體責任地位
《預算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各部門、各單位是本部門、本單位的預算執行主體,負責本部門、本單位的預算執行,并對執行結果負責。預算單位是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責任主體,各預算單位要建立嚴格的預算編制機制,根據內控制度要求,按照預算單位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重要事項、重大決策、大額資金支出應實行集體決策或聯簽制度,從數據提供、報表編制、報表審核到預算編制均應安排不同人員負責,嚴格按照相關程序推進。
3.3 加強預算執行工作的監督管理
一是把預算執行情況列入重點審計范圍。充分發揮審計、監察、財政監督的作用,加大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的監督力度,將公務卡使用、現金管理、賬務和決算報表的一致性核查等預算執行情況列入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二是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移交工作的管理。目前,不少預算單位財務人員調整時,不實行移交和監交制度,會計檔案保管不善或不移交,財務工作銜接不到位,相關資料查無著落,造成工作被動。要建立起預算單位財務工作移交由財政或審計部門監交的制度,保障預算單位會計資料完善齊全,為預算編制打好基礎。
3.4 大力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
預算單位財務人員是預算編制和執行的一線人員,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預算執行的效果。各預算單位要擬定單位財務人員上崗資格審核制度,無會計證不得上崗,在招錄人員時要充分考慮本單位的財務需求,設置專業限定。要給予財務崗位人員更多的培訓和進修機會,努力提升其業務能力,及時了解各種財政財務法規,切實樹立起現代化的理財觀,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益,讓預算執行工作符合多方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林津洪.部門預算編制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交通財會,2008(5).
[2]劉宏偉.部門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