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討作為三峽庫區移民大縣的云陽縣城市旅游發展現狀,從而探究如何深度發揮該縣的各項旅游資源優勢來塑造移民品牌城鎮。
【關鍵詞】云陽縣 移民旅游城鎮 塑造 對策研究
重慶云陽縣是三峽庫區的移民大縣,淹沒的實物指標占全庫區的八分之一,動遷人口16萬余人,其中外遷上海、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市3. 8萬余人。動遷后的重慶云陽新縣城由舊縣城云陽鎮、云安鎮以及沿江而上30公里的雙江鎮組合搬遷而成。自1992年10月開始實施規劃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以來,云陽新縣城始終堅持“在移民中發展,在發展中移民”的方針。
云陽山川秀美,旅游資源豐富。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喜迎天下游客,云陽縣三峽文物園竣工開園,南三峽、長灘河曲、奇、險、美,是探險旅游的最佳去處;張桓侯廟、彭氏宗祠、盤石城、龍脊嶺文化長廊、濱江公園、登云梯集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旅游的新亮點。
作為庫區移民第一大縣,中閏移民新城建設日新月異,移民精神已逐漸演化為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成為了一種特色旅游資源,開始彰顯其旅游文化價值.有力推動了云陽經濟建設。針對如何有針對性地將移民文化與旅游文化相結合,著重提出以下對策。
一、繼續以“一主兩翼”的旅游發展格局帶動云陽旅游發展
以天下龍缸、云上草原為主體,張飛廟、三峽梯城新縣城為輔翼的“一主兩翼”旅游產品格局,是云陽旅游發展的特色,以“一主兩翼”帶動其他旅游的開發和發展。龍缸已創建國家5A級景區,“人間地質無雙景,天下巖溶第一缸”的大氣彰顯無余;張飛廟號稱“文藻勝地”、“巴渝勝境”,是國家首批4A級景區,有著悠久的歷史;三峽梯城先后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區、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稱號,同時也進入了國家4A級景區,彰顯了移民文化特色。“一缸一廟一梯城”的獨特旅游品牌格局,必將穩步帶動云陽旅游業的發展。
二、加大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
保護旅游資源,才能提升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以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三峽工程的修建,會給三峽庫區帶來一些新的景觀,同時也會對云陽縣的現有景觀造成一定的破壞,所以要抓緊對被淹沒文物(特別是價值高的文物和景觀)的搬遷和保護。張飛廟現為三峽庫區內重慶市唯一全淹全遷的重點風景名勝古跡,雖然在搬遷的過程中斥巨資并盡量按照原樣恢復,但不少人在游覽新舊張飛廟后都會作對比,很多認為沒有百分百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總覺得少了些文化歷史韻味。這就說明需要重視對文物的保護和搬遷。三峽梯城的萬步梯在每年的摩托車登梯賽后都會有所損壞,一定要適時修葺,才能得到永續的利用。對每個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保護都應加強,運用法律、法規、行政、經濟等手段,制止在旅游景區和旅游景點的開發經營中對環境形成新的破壞,實現環境保護與旅游業良性互動、持續健康的發展。
三、加大景區宣傳力度
1.廣告宣傳。一方面借助有影響的大眾媒體進行宣傳,不僅僅局限于家用電視,還包括公共交通、廣場的電視廣告、海報等,此外還有新媒體如電腦、微博、微信等。另一方面大規模使用自辦旅游宣傳品,這就需要創立獨特的能體現自身特色的旅游宣傳品。廣告宣傳既要重視單項旅游產品主題,又要注重反映云陽縣的旅游整體形象。
2.宣傳促銷。到主要客源地進行宣傳促銷,也可以采用請進來的辦法,邀請各旅游代理商來參觀,舉辦“旅游新聞發布會”。
3.設立專門的旅游辦事處。與重慶市內其他區縣或省外地區聯合起來宣傳,向游客推薦聯合旅游線路,同時加強與市內國內相關旅行社和旅游代理商的合作。
4.利用旅游交易會或博覽會來集中展示云陽旅游產品,大力開展各種宣傳和推銷活動。
5.節慶促銷。開展地方節慶活動對旅游宣傳促銷有獨特的功效,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如張飛廟廟會、移民文化節、歧曜山草場冰雪節、土家女兒會、歧曜山草場土家族踏山會等。
6.間接促銷。利用制作明細片、畫冊、旅游地圖、電視片等方式,派遣文化、藝術團體到市外參加演出、交流活動等。
四、充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
1.加快對被淹沒的文物搬遷后的旅游設施的完善和文化內涵的挖掘,如突顯張飛廟在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特殊地位,完善周邊的配套設施和旅游線路,利用張飛廟具有的獨特性、壟斷性和轟動性,利用“最大的移民-張飛”來把新張飛廟牌子做響,并將資源區建成為云陽縣旅游的標志性景區。
2.抓好以龍缸為重點的喀斯特地貌的生態開發。龍缸的自然資源特色得天獨厚,但尚未得到充分開發。應充分發揮資源區在地質、地貌、山水組合上的優勢,把資源區建設成為包括觀光、探險、休閑度假的功能多樣的景區,成為云陽旅游的獨特的名片。
3.充分挖掘移民文化和眾多的考古成果,將文化旅游資源和都市旅游融合在一起。不僅要進一步抓好云陽移民文化村、磐石城龍脊嶺文化長廊等特色旅游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檔次、民俗文化特色的項目。同時應加強城區現代都市場風貌,燈光、夜景、中心購物廣場、游樂園、近郊休閑度假會議旅游中心的建設。此外還應加強綠化和城區管理,打造山水園林新城,讓游客回味無窮。
4.加快旅游產品的多樣化發展。傳統觀光旅游產品需要優化升級,度假、休閑、文化、娛樂等專項產品也急需大力開發,使旅游產品開發與市場的發展相適應。除了主體旅游景區的游覽外,還應大力發展一些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線路,以及精品移民文化旅游線路,加快旅游產品的多樣化發展。
五、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要有配套的旅游基礎設施賴支撐其發展。所以應加快對原有道路的拓寬、修建和提速,完善多樣化的交通方式,從而根據不同的交通方式來打造不同的旅游方式和線路。修建一批上檔次的酒店來完善對游客的接待,同時提升農家樂的環境和服務水平,打造能吸引人的旅游形象。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重點項目“三峽庫區區縣塑造移民品牌旅游城鎮的對策研究——以重慶市云陽縣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ZY201502-ZK)
作者簡介:柏雨竺(1985年10月-),女,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學、旅游管理、旅游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