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少瓊
廣州市花都區花城街羅洞小學
【摘要】合作學習策略是新課改提出的三大學習方法之一,它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進行的,在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小學英語教學更加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只有尋求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針對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論述合作學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將其付諸到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旨在更好地指導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策略 小學 英語教學
引言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對象,但是教師無法與每位學生進行口語交流,只能與個別學生進行英語對話,這樣不利于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很容易降低教學效率,所以如果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進行有效地學習,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合作學習策略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更加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教師分組,學生互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也有多種形式,例如教師通過設置主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問題討論等各種形式來進行英語訓練,這些方式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20世紀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導“小先生制”的合作學習理念,目前合作學習在國內也日漸受到重視。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英語教學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為適應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水平,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集體的成就成為個人成功的主要衡量標準。一個人合作能力的高低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培養逐漸形成的。人類的合作需要語言的溝通,而英語又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習英語與培養合作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
第二,合作學習策略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原來的教學方式,改變原來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避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同學們在相互合作交流的過程當中促進其共同進步。在原來的教學模式當中,許多學生都羞于表達,害怕被教師同學嘲笑,從而成為英語學習的旁觀者,日積月累之下,學生漸漸失去學習英語的熱情。而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叫自由的平臺,增加了他們參與的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三,合作學習策略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小學生深層次思維能力。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學生跟著教師進行英語朗讀,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知識,但是學生也很容易遺忘。合作學習方式中的語言學習是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合作而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一定思維方式組織語言,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通過這種訓練,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領悟力,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分組。合理分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關鍵,通過合理的分組可以有效實現教學目的,但是如果分組不合理就會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策略開展過程中,其主要的方向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習習慣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設置明確的目標,這樣小組成員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共同進步。對于小組內部的任務分工,教師盡量處于旁觀者的位置,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進行自主劃分,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主要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這樣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又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參與能力。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所有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等等,在分組時將學習態度差的與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安排在一組,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要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2.引導合作。
(1)培養合作意識。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得學生可以主動打開心扉與別人進行合作,促進英語的學習。對此,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渲染合作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潛移默化地對其引導。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對話環節的設置,而這些環節正是鍛煉學生合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小學生很難自己掌握必備的英語知識,這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就會讓學生產生合作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自己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剛開始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時,如“Hello!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等,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到簡單英語對話,所以急于想與同學進行交流,這樣就容易產生了合作的意識,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之間相互進行對話,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掌握必備的英語句型,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2)教導合作方法。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需要一定的合作意識,同時還需要有效的實踐方法。最好的教師不是將世界上所有的知識教授給學生,而是應該教給學生自己尋求知識的方法,要讓學生懂得學習的方法。合作學習就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首先應該轉變原來教師教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其更好地學習。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給小組分配學習任務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筆者會在課堂中過游戲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如通過設置“你畫我猜”環節,讓學生能夠根據英文單詞畫出相應的圖畫,隨后引導另外一名學生猜圖畫的意思,這樣的互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單詞量,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同學之間的了解,有助于其以后更好的進行合作學習。
(3)注重全員參與。小組合作就是想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一定要做到全員參與。激情的對話和教學模式能夠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讓課堂變得富有生氣,所以在英語課堂進行小組學習時一定要創設富有激情的教學情景。老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盡量選擇以群體為主的互動方式,例如,舞臺劇演出,分角色朗讀等活動的開展,這些活動的進行可以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促進英語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在強調全體學生參與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忽視個體的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身上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所以教師在進行合作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特性,不要讓他們喪失自我。當某些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存在疑慮或者是不同意見時,老師不能直接予以否定,要對學生不一樣的想法給予肯定,鼓勵其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老師要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客觀的分析,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
3.多元反饋。在進行小組學習過程中要建立一定的反饋機制,使得教師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對其模式進行評價。多元反饋就是通過多個主體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進行考量。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自評。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向教師敘述一下該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其次,小組內進行相互評價,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進行相互評價;最后,小組之間要行相互評價,組與組之間的評價會更加全面客觀,更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程度,以及他們對該種教學模式的客觀看法。
三、結論與評價
從上述的論述當中,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進行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英語合作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創設英語教學環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與別人交流。
參考文獻:
[1]李海洋.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2]張旭華.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5).
[3]郭莉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