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深圳市寶安實驗學校
【摘要】21世紀以來,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逐漸進入經濟全球化的覆蓋范圍中。與此同時,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作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我國應當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本文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一線產生的困惑做了細致分析,并提出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使初中英語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 英語教學 困惑 有效途徑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一線存在許多教學困惑,這也是國內英語教學的通病。本文以深圳牛津版英語教材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并采集學生對該教材的反映,聽取教師對該教材的反饋,從而歸納出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困惑。深圳牛津版英語教材剛剛進行改版,并將每一個單元分為reading、listening、language、speaking、writing和use English六個部分。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困惑
1.單元單詞記憶難以完成。初中生雖然在小學階段學習過英語,但小學階段英語學習不夠正式,教材內容較為簡單,單詞是最為普通的高頻使用單詞,句式簡單。在初中階段,英語學習對初中生詞匯量的要求遠遠高于小學。大量剛升上初中的學生無法適應背誦較大的英語詞匯量,導致學生難以完成單元單詞記憶,進而影響課文學習和重點知識的吸收。但課堂時間有限,初中英語教師不可能花費大量課時督促學生背誦單詞,這也就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2.學生聽力水平難以提高。雖然初中生在小學階段接觸過英語聽力,但所聽句式較為簡單,內容和篇幅較短。但在初中英語聽力中,單詞量更多,句式更為復雜。這也就導致學生在英語聽力時無法抓取正確的信息。學生聽力水平難以提高的首要原因是單詞量不足,學生無法聽全課文中的所有信息;其次,學生運用漢語的思維方式進行英語聽力,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而且,學生口語發音的錯誤會直接導致學生無法理解聽到的內容。
3.學生對語法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在深圳牛津版英語教材中,Grammar這一部分內容主要講授語法知識。大量教學實踐表明,語法學習的枯燥性導致學生對語法學習產生厭惡情緒,但是學語言不學語法也不行,語言的學習和理解是建立在詞匯和語法基礎之上的。如果無法解決學生對語法學習的厭煩情緒,就無法讓學生積極建立起語法知識結構,進而導致學生獲得不理想的考試成績。
4.英語交流機會較少。相對于外國學習環境來說,中國課堂上交流的機會非常少。英語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語言,其主要功能是用以與他人交流,而不僅僅是完成試卷。學校需要盡早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交流能力。在英語學習課堂上,基本是英語教師一個人在講解知識,學生全程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樣的英語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二、改善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1.課前背誦,課內單詞游戲。英語課時有限,英語教師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用于單詞背誦。首先,英語教師布置學生課前預習單詞,將較有難度的單詞進行標注。在課堂上,教師挑選一名程度較好的學生帶領全班同學進行單詞朗讀。朗讀結束后,教師將做好的單詞PPT展示出來,讓學生們在看到單詞或詞義后快速搶答。教學實例,教師將深圳牛津版初中一年級上冊第一章Making friends-Reading中難度較大的單詞做成PPT。學生朗讀完單詞后,展示PPT,將搶答的游戲規則告訴學生,開始進行英語單詞搶答游戲。這種利用游戲方式進行英語教學的模式非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背誦單詞起到了積極作用。
2.課前預習,課內聽力答題。經過上一個步驟,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背誦興趣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學生基本上已經可以較為流暢地閱讀課內文章。這時,英語教師應當利用課內文章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教師布置課外任務,學生要在課外熟讀課文,在下一節英語課上進行文章的英語聽力練習。教師在學生聽完聽力后,隨機選取文章中的內容出題,讓學生們做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在重復多遍的英語聽力中提高了自身的聽力水平。
3.形象語法教學。在之前的教學中,教師講解語法都是按語法的條條框框來講,乏味枯燥,無法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因此,在講解語法時,英語教師應當注意“形象”二字。即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點時需要選取具體的形象,在講解形象的特點時利用語法造句,使語法知識與教學情境相結合。教學實例,英語教師在講解深圳版英語教材中有關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用法時,選取馬、貓和小白鼠三個具體的形象,將其放在PPT上進行展示。教師根據動物的體積進行提問:“Which one is the biggest”、“Which one is small”、“Which one is the smallest”,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將三個句子寫在黑板上以供學生進行比較。這種語法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一種直觀感受,并且將這種直觀感受與語法知識結合起來,讓語法學習更有趣味性。
4.合作學習,舉辦英語角活動。在英語課堂內外,英語教師應當多為學生創造一些英語交流的機會。在課內,教師在講解教材speaking環節時,要求學生找到自己的partner,以兩人為一組進行口語練習。課外,教師可以組織英語角活動,就某種事物或某個觀點發表各自的看法等。
三、結語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無法對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聽力能力和語法能力起到積極作用,相反,這類呆板、嚴肅的教學風格會打消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面對初中英語教學困惑時,教師應當多考慮如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如何設計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謝曉鋒.分層教學: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6,(0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