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浩月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閱讀和寫作是相對獨立的,但他們又相互補充、相互依賴。通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合理結合,使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斷提升,同時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從目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部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對閱讀的升華。如何有效地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難題,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力與素質的鍛煉,也關系到高中語文教學的成效。
一、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素養在教育行為學上分為聽、說、讀、寫四大部分,其中,讀與寫的關系尤為密切,是語文素養的源泉。為了更好地將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我們應當認清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程的現狀,從現狀中分析出問題所在,并不斷改善相關問題。
1.閱讀教學中讀與寫的脫節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草率讀過課文后,教師就會對學生提問一些問題,讓學生去討論問題。然而這種“啟發式”教學并沒有達到讀寫相結合的目的,學生也沒有對文章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感受。
(1)閱讀教學中忽視寫作素材的積累
閱讀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然而目前學生將閱讀與寫作完全分開,所看過的書籍也成為過眼云煙,并沒有對閱讀進行思考以及積累。
學生應當學會從閱讀中積累素材,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中的理念和思想,并轉化成學生自己的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2)閱讀教學中忽略了寫作技能的培養
寫作技能能夠充分地表現出作者的個人情感,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這種技能被嚴重忽視。目前我國的考試制度使閱讀教學更傾向于應試化,教師對閱讀的講授也是就題講題,使學生的寫作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時不應僅局限于從閱讀角度講解文本,還應當牢牢抓住閱讀與寫作的聯結點進行講解。教師要不斷加強“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意識,對教材進行研究并尋找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地方。
2.寫作教學中讀與寫的脫節
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寫作教學,寫作教學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應付考試,考試前要求學生背誦作文,因此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對寫作感到厭煩。
(1)寫作教學忽略了內涵
語言和內涵是作文的兩個基本要素。然而高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教師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內涵。有很多學生只是達到了作文的立意要求,并沒有從分析思考中得到個人的見解,得到的結論都是空洞乏味的,寫作中并沒用相關的事例進行論述。
(2)寫作教學忽略了情感表達
在學習寫作前,教師都會對寫作技巧進行講解,同時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把握講解的寫作技巧要求,不管學生是否有過切身的經歷,都要按照要求去寫作,從而使文章都是空話,寫作訓練也隨之變成了技巧訓練,并沒有達到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要求。
二、實現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措施
1.營造良好的讀寫氛圍
讓學生進入作品的境界中,讓學生充分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理解能與感悟生活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去尋找素材,為寫作增加動力。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寫作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實踐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最近看過的書籍以及自己對書籍的見解,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可以在實踐環節得到很好的素材等,學生也在此過程中強化自己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促進后期寫作教學工作的進行。在良好的讀寫環境下,學生的讀寫結合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提高學生的教學素養。教師在這個活動中起一個引導作用,當學生有什么疑惑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幫助解決。同時,教師應當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2.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寫作動機
在寫作教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動機明確的學生,寫起文章得心應手;然而那些沒有明確動機的學生,總在課堂上絞盡腦汁去想如何寫作,最后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就隨便寫點來應付,寫出來的文章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在以《感恩》為題的寫作中,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自由表達,同時班級后面的黑板墻上設立優秀文章專欄,定期推薦學生優秀的文章,讓那些沒有寫作動機的學生在讀《感恩》的優秀作文時獲得寫作的靈感,促進學生自我創優的心理動機,同時為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寫作的動機及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應做到對每個同學兼顧,不能長時間只對一個人的文章進行推薦,這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最為重要的兩個部分,兩者相互依賴,共同發展。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并落實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