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要:從合作角度闡述同伴對話、小組討論、角色模擬等方法對增強學生學習認知體驗的促進作用。圍繞課程學習內容,創設多元化和層次式思考問題,鼓勵他們在彼此交流與協作探究中形成敏銳語感,有利于他們在相互溝通中深化感悟體驗,有效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合作;交際;表達
交際性是英語的本質特征,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綜合運用技能。多以寬松自由環境氛圍為契機,幫助他們以問題探究為核心要務,突出對話交流與合作溝通,幫助學生在自如運用中產生敏銳語言感知和豐富表達思維。借助合作,活化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深刻體驗,改變依賴教師講解單一學習模式,讓他們在互動交流中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一、同伴對話。暢言“異議”
讓學生在同伴對話中各抒己見,能幫助他們在互通信息有無的基礎上感受不一樣的發現。圍繞認知不同和課程內容差別,多給學生主動對話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主動交流中碰撞思維,能使互動交流合作更加真實和富有深度。
運用同伴對話,能使學生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如,在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的第6單元,Birdwatching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就“Where is Zhalong?”和“How do we protect birds well?”進行同伴對話,讓學生就教材文本中的相關事例和問題主動交換意見。
結合同伴對話的內容,可引導學生圍繞課程授課內容主動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有話可說的過程中深化記憶。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他們在自覺對白中發現精彩,幫助他們增強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小組討論,建言“感受”
交際是給予一定群體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學生在彼此交流中靈感深化和認知體驗。創設具有導思性的話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交流,讓他們在建言獻策的過程中體味英語,便于他們強化理解感知,促進知識技能生成發展。
運用小組討論豐富課堂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獲得更多鮮活生動的學習素材。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Do it yourself的“Reading My cousin and DIY”教學中,結合“DIY is do it yourself”的含義,不妨引導學生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就"What do you think0f Suzys cousins DIY?”“Do you know about DIY?”建議學生圍繞素材中的內容摘錄相應的詞匯,鼓勵他們在自由溝通運用中豐富理解感悟。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就“If you hear the ting,howre you going to give some advice to him?”很多學生結合語篇閱讀理解,圍繞怎樣理性思考問題和主動與他人合作等談了很多有意義的見解和主張。
小組討論運用,使學生能主動和他人合作,讓他們不再成為課堂教學聽講對象,而是在主動參與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關注學生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就各自探究問題感受主動提出相應方法,讓他們在深入互動中享有更多的發言權和主動表達機會。
三、情景模擬,坦言“創意”
創設與文本相似情景,讓學生在彼此模擬展演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心聲,給他們搭建自由展示創意的舞臺。情景模擬,使英語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意義,讓他們在主動交流溝通中開闊視野和思維。
運用情景模擬,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A When in Rome”閱讀指導時,可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學生模擬不同世界國家的人,就“How do they greet each other?”進行表達交流,讓他們能夠帶著相應的感悟,大膽對話交流。可依據“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表達主題,可要求學生就自己與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趣故事,可通過情景小品的形式予以表現,讓他們深化理解。有的學生表演了世界各地有趣的問候方式,像貼面、親吻等,讓他們在彼此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過程中發現更多價值信息線索。
情景模擬運用,幫助學生享有高度的自由表達權和話語權,便于他們在自覺模擬展示的過程中主動溝通合作。多創設與學習情境相關的活動,建議學生在主動深入對話中強化互動,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展現生本特征,吸引學生注意力。
由此可見,離開了合作,英語課堂便會失去應有的活力和光彩,“啞巴英語”也會卷土重來。以合作為紐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使用英語,幫助學生在主動互動交際中增強語感、活化思維,定能使英語學習成為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