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華
【摘要】本文在深入探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同時結合成人大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究性地提出以學習《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為主線,突出理論的實際運用為最終目的的“四維互動”教學模式。其特點是強調在教師、學生、資源、媒體四維互動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導學”“資源助學”“學生探究”“學生實踐”“教師教學行動研究”五個教學過程來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要改革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實現政治課程教學由重“知”型向重“思”型的轉變。
【關鍵詞】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課程改革;創新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當代大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然而從當前這門課程教學現狀來看,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調查研究顯示:教學內容單調乏味,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的內容脫離實際,教學內容重復較多,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是這門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數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主要從政治理論知識的本身或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探索,取得一些積極成果,而從更深層次上挖掘《概論》課程教育意義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
《概論》是一門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政治理論課程,當代大學生承擔著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的重任,他們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能否實現,因此大學生學習《概論》不僅要認識和理解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更需要學習和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來解決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其教育對象是有一定社會經驗的成人學生,其學習目的明確,更強調實用性,而且他們在以往的學習經歷中都已經學習或接觸了《概論》課程的相關內容。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以《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作為教學的突破點,并結合成人教育的特點形成了基于網絡,以學習《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為主線,突出理論的實際運用為最終目的的“四維互動”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簡要地概括為:“教師導學”“資源助學”“學生探究”“學生實踐”“教師教學行動研究”五步教學法,其特點是強調在教師、學生、資源、媒體四維互動的基礎上,學生通過積極探究來掌握《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要打破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實現政治課程教學中心由重“知”型向重“思”型的轉變。
一、“五步教學模式”實施背景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的《概論》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而我國政治理論教學內容設置的不合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不斷接受類似的政治理論教育,使得學生普遍產生政治理論就是空洞的說教。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成人學生學習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學習心理突出表現在:求用—學歷要用,學業有用;求實—學實在,實在學;求活—不用死記,但愿活學;求效—業余學習,企望高效;求成—科科合格,圓滿畢業。《概論》課程中許多內容與成人學生身處其境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互為存在,就其理論精神而言,學員們并不陌生。如果教學工作中面授只是照本宣科,自學又放任自流,那么,學員必因對課程缺乏新異感而無學習興趣,政治理論教學便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對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讓學員覺得自己熟悉的內容并非熟悉,其中還蘊藏許多新鮮和奇異,從而激發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在考察《概論》的形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科學的思維方式是《概論》形成的關鍵所在,它凸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科學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從而引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取得勝利。從思維方式角度開展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有助于學生科學理解解決中國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而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的現象。從學習思維方式的角度學習《概論》,是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突破,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改變了僵化死板的教學形式,同時它又是對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的揚棄,實現了由知識的傳授向能力培養的轉變;思維方式的實際運用增強了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符合成人學生重實用、講實效的學習心理要求,能夠調動成人學生的積極性,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五步教學模式”實施過程
為了適應成人教育的特點,同時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提供的便利,我們設計了“基于網絡和媒體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導學”“資源助學”“學生探究”“基于網絡的教學實踐”“教師反饋”五個教學過程來實施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各種現代教育手段把教師、學生、資源、媒體四個基本要素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資源之間、師生與媒體之間互動,這種教學模式通過思維方式典型案例的導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發揮教師和遠程教育資源的導學、助學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和點評。
(一)發揮教師主導優勢,搞好導學工作。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做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內容包括講授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習者建立學習目標、學習計劃,選擇最佳學習策略和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輔導學生應用各種多媒體交互手段獲得學習資源和信息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形式上既有面授輔導,也包括網上教學輔導:
面授輔導:考慮到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和中國教育的特點(中國學生習慣于面授教學),面授課在本模式教學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概論》科學思維方式的重要過程。其中第一次面授輔導尤為重要:在面授輔導之前,需要依托開放教育平臺預先發布本課程教學進度計劃和學習要求,面授課中首先以形象生動的思維方式典型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重點講授《概論》與思維方式的關系,同時介紹本課程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網上輔導:主要是圍繞思維方式教學的要求,拓展導學的時間和空間,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可以利用現代網絡教學平臺開辟課程討論區和課程答疑區,開展實時與非實時兩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二)發揮網絡優勢,構建助學平臺。助學環節主要是依托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服務。學生在有了初步的學習興趣之后,能否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成了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的重要環節。除了建設常規性的教學資源,如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方案等內容,還特別設計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方式的各種小課件和教學參考資料。同時還通過電子郵件、QQ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同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援助。
(三)發揮學生主體優勢,開展自主學習。成人大學生一般都面臨工學矛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尤為重要,促使大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學習《概論》所蘊涵的科學思維方式的重要環節。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僅在面授輔導中講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還重視利用網絡優勢,搞好資源建設和網上助學活動;同時根據學生和學習的要求開展個別化學習、小組學習等活動,其中貫穿思維方式的學習和應用。
(四)開展教學實踐,凸現能力培養。教學實踐是鞏固和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教學實踐重點是考察學生學習《概論》之后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以及在實際中對知識的運用。考慮到可操作性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實踐形式上可以采用參觀、訪談、觀看資料片等形式,在教學實踐活動之前,需要根據實踐的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科學設置不同的主題,最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形成了以思維方式實際應用為特色的體會、論文、總結。
(五)重視教學反饋,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反饋是提高和改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教學反饋主要是掌握教學情況和教學目標的差距,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通過課間交流、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網上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調查工作,了解教學情況,并對各種情況做了必要的分析,最后根據實際要求及時對教學內容和形式作出調整、充實、提高。
三、“五步教學模式”的實施建議
上面我們從五個方面分別對本教學模式進行了闡述,但實際上這些環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相互滲透。其中,思維方式掌握和應用是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的主要線索。要成功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除了上述內容之外,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自身要深入鉆研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正確分析和把握蘊涵在《概論》中的各種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認識思維方式產生的背景和實際價值,同時要努力探究毛澤東、鄧小平同志良好的思維品格;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哲學和思維科學的學習,平時要有意識地加強自身的思維訓練,提高思維水平。
第二,好的內容也需要好的形式來展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尤其要注重感染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備課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搜集最能體現毛澤東、鄧小平思維特點并與授課內容聯系密切的案例,做到史論結合。
第三,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要發揮主導的作用,不僅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針對學生在分析、討論時所暴露出來的思維方式上的問題,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及時給予糾正,啟發和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
四、結論
以學習和運用《概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為目的教學模式改革,創造性地提出了“四維互動”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網絡環境下的五步教學法,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政治理論教學的不足,它改變了過去政治課枯燥、乏味、脫離實際的局面,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取得一系列階段性的成果,但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的條件下,商品經濟發展必然會對成人思想觀念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會面臨更多挑戰,這也決定了成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研究必然是一個循環往復精益求精的過程,作為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堅持點滴積累,循序漸進,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成人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方能推進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更大成績。
【參考文獻】
[1]劉華萍.高校哲學教育的現狀與途徑探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5(03).
[2]徐國鋒,沈強.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研究,2012(2).
[3]盧秀玲.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現狀調查及建議[J].中國培訓,2016(06).
[4]裴云,李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概念辨析、本質探究、改革建議[J].湖北社會科學,2016(04).
[5]何小勇.馬克思對資本邏輯的批判與中國新現代性的構建[J].社會科學輯刊,2016(05).
[6]李夢明.高職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研究[J].長江叢刊,2016(01).
[7]陳琳.實現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5(04).
[8]侯志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教學改革[J].法制與社會,2014(09).
[9]唐超.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對高師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的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