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敏
【摘要】 目的:探討對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外科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肝膽外科收治的120例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疾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6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觀察組60例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僅73.33%,對比對照組,觀察組顯著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外科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干預的療效顯著,且安全有效,能顯著提升患者圍手術期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 肝膽外科; 圍手術期; 個性化護理干預; 臨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2-0095-03
肝膽外科手術是外科常見手術,該類疾病以老年群體常見,雖為慢性疾病,但病情常較重,術后并發癥多,治療效果較差,使患者承受身心雙重痛苦。如在圍手術期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這些不良表現,提升治療效果[1]。為了研究對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外科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方法和臨床效果,現對120例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疾病患者的治療護理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肝膽外科收治的120例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疾病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
年齡52~72歲,平均(61.13±3.10)歲;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78歲,平均(64.02±3.50)歲。全部患者中有90例膽囊切除術,15例膽管切開取石術,10例膽腸吻合術,肝葉切除術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臨床表現符合手術指征,自愿選擇手術治療,且對手術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2)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暢回答出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相關問題的患者;(3)患者經研究人員講解后熟悉本研究,參與度高,并在書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4)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進行[2]。
1.3 護理措施
全部患者圍手術期的治療及用藥相同,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環境護理干預、飲食護理干預等,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日常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為患者介紹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帶患者參觀手術室并進行簡單介紹,消除患者緊張心理,針對患者提出的有關于疾病及治療的相關問題,及時給出科學易懂的解釋,多為患者介紹預后良好的病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患者通過深呼吸等方式轉移負性情緒,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3]。(2)術前準備:為患者講解術前用藥及術前清潔腸道等操作的方法和目的,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時注意安撫患者情緒,緩解其煩躁不安的狀態,保證各項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4]。
1.3.2 術后護理 (1)心理護理:術后患者麻醉清醒后,首要事情為告知患者手術成功的消息,消除患者緊張心理[5];(2)疼痛護理:術后疼痛是所有手術后的正常生理情況,對于痛閾較高的患者,可囑其通過聽輕音樂、深呼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主觀疼痛,對于自覺劇痛,轉移注意力無效的患者,可遵醫囑為其注射鎮痛藥物;(3)體位護理:術后患者身體較為虛弱,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容易影響皮膚及血管正常血供,影響患者身體健康,故在術后應勤協助患者翻身,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預防腸粘連等各種不良并發癥,下床時應在傷口處綁腹帶,預防手術切口裂開;(4)術后因為手術切口疼痛,患者身體虛弱等原因,導致其易發生感染,針對此,應做好晨晚間護理,病室消毒,空氣凈化,教會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難以進行有效咳嗽的患者可為其進行吸痰,預防呼吸道感染[6];(5)健康指導:患者出院前評估其身體恢復情況,據此制定出院的康復計劃,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該計劃及重要性,提高其依從性,可為出院患者建立微信或QQ群,使其日常可相互進行病情交流,護理人員也可以在群內發布疾病預后相關知識,解答患者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相關問題。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一般情況、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代表滿意,80~90分代表部分滿意,80分以下代表不滿意。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經過手術治療,全部患者癥狀均有所好轉,未見死亡患者,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經過觀察分析發現,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治療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僅73.33%,對比對照組,觀察組顯著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肝膽外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變快等特點,加之患者本身對疾病的不了解,常導致手術治療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需要在其進行治療期間實施各種護理干預。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在入院進行治療的不同時間,心理狀態有所不同,在進行手術治療時,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患者出現非自主神經系統興奮,表現為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患者在圍手術期常出現不同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常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在手術期施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改善這些不良問題,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十分關鍵。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應以精湛的技術、大方的儀表和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患者,取得患者信任,提高其對于疾病治療和康復的信心。近年來,臨床對護理干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本研究中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臨床上的開展越發廣泛,其具有以下優點:(1)有效解決患者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具體問題,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2)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樣化,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的掌握程度提高,從而提高對于治療的依從性;(3)在治療期間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患者對待疾病的心態積極,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4)護患關系良好,患者依賴并信任護理人員,有助于各項護理操作的進行并提升患者滿意度[7-8]。
綜上所述,對需行手術治療的肝膽外科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干預的療效顯著,且安全有效,能顯著提升患者圍手術期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華瓊.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7):448.
[2]邱康梅.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232-233.
[3]劉小蘭,金玉琴,楊麗君,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0):17-19.
[4]徐靜.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1):140.
[5]沈艷.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264-265.
[6]宋偉華.74例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0):202-203.
[7] Ni C Y,Yang Y,Chang Y Q,et al.Fast-track surgery improve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artial hepatectomy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 and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urgical Oncology,2013,39(6):542-547.
[8]李桂榮.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應用的價值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1):388.
(收稿日期: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