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蓮
摘 要: 人類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是對歷史文化的積累,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我國經濟、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水平的提升,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保護事業的深入發展。本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水平。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檔案資源 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79-01
引言
文化遺產中有實物性質的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在文化傳承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各類文化遺產如果加以保護,是促進文化遺產傳承與弘揚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載體不全、傳承者逐漸減少等現象,從而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消失的危險,這對于我國的文化延續、歷史發展具有十分嚴重的影響。在新時期,必須要注重加強各種遺產檔案資源的收集整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開發和利用,從而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了很大機遇,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信息時代各種信息的傳遞越來越便捷、快速,通過互聯網的傳播,人們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更多的關注,而且通過媒體平臺的引導,使得人們能夠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也能為人們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相應的平臺和渠道,促使人們相互交流與溝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出貢獻。此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渠道得到拓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是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集合,隨著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越來越豐富,但由于傳統的管理體制的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過程中依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檔案管理理念不明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過程中,應該要對檔案管理理念進行明確,檔案管理人員應該要知曉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新時期,對檔案管理工作理念要進行創新。當前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檔案理念、管理目標不夠明確,因此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的開發工作受到影響。
2.信息化水平不高。傳統的檔案管理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數據進行處理,檔案不規范、檔案丟失等問題時有發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事業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3.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體系和制度不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開發利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的重要任務,在檔案資源的收集、整理、開發利用過程中,必須要按照統一的規范和要求開展工作,但是當前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在檔案工作中還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標準,使得各種檔案資源不夠統一,在檔案管理過程中也出現較多質量問題。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管理開發策略
1.廣泛收集,摸清底細,形成名錄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而言,對各種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是基礎性工作環節,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進行收集整理的時候,必須要廣泛收集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普查的方式,對具有檔案價值的實物、文獻、音像資料等進行收集和整理,從而摸清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情況,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形成相關名錄,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挖掘。同時,在普查的過程中還能發掘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例如一些語言類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要通過傳承者進行文化傳承,在民間普查過程中可以找到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講述者、傳承人、表演者,從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開發,挖掘出更多有文化價值的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普查、收集工作十分復雜,而且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必須要長期堅持,在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更不能漫無目的地盲目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要根據當地的歷史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任務進行設計,開展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收集整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收集工作逐漸深入,再調整方案,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收集水平。例如可以針對某一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進行綜合調查與收集,也可以針對某一類文化藝術形式進行檔案收集,針對某種習俗、某類傳人的檔案資源進行收集,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收集過程中的常見方式。
2.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2.1建立數據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進行保存。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文化遺產的發展也越來越深入,而且數字化文化遺產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信息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為了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防止文化遺產丟失,則必須要加強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數據、資料的保存,借助信息技術,擴充數據庫容量,并且在各個地區加強數據庫技術的應用,以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要加強對民族文化數據庫的完善,對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及時更新,確保各個民族的特色文化能夠得以保存,并且能夠通過數據網絡的傳輸,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播,避免其因傳承人死亡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失傳,提高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
2.2搭建虛擬博物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開發是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過程,更是對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真正發揮出文化教育、歷史文化傳承功能。應該要加強對非物質遺產文化的展示,借助信息化加護可以構建數字化、虛擬博物館,融合虛擬現實技術、動漫技術、音視頻技術等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數據、文字信息,虛擬博物館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顯示更為生動、形象,而且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對外宣傳、展演,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加良好的體驗。例如當前有的地區已經加強對虛擬博物館的應用,配備相應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設備,人們只需要通過操作電腦就可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詳盡內容,并且可以配合音頻、視頻解說,各種影像資料的融合可以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展示更加詳細,有助于人們加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這些文化遺產的保護。
3.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體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過程中,應該要不斷健全、完善檔案管理制度,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對各類文化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認知,用現代化管理意識對檔案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模式進行規范,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產生的檔案資源越來越多,為了促進檔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要對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形式進行規范,統一檔案的格式,從而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對各類檔案進行分類利用。第二,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要與其他的與文化產業相關的部門進行溝通聯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文學教育價值等進行開發和利用,從而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能真正發揮作用,在經濟社會建設過程中積極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入推進。
結語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 要加強對各類遺產檔案的收集、整理,并且要積極加強對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韓英,章軍杰.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資源開發[J].檔案學通訊,2011(05)
[2]趙勇順.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資源開發[J].卷宗,2016(01)
[3]何永斌.談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源建設的幾個問題[J].蘭臺世界,2008(20)
[4]郭建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資源開發思路探討[J].卷宗,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