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兵
一、教育的優質觀:多維追求質量,全面提升質量
2009年,湖南省邵東縣教育局一紙調令,將我“拉”到了極具挑戰性的湖南省邵東縣兩市鎮第三中學(以下簡稱“三中”)任校長。學校辦學10年,5易校長,班額嚴重超員,群眾褒貶不一,發展面臨瓶頸的復雜現狀,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如何才能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教師的幸福工作營造更溫馨的氛圍,播種足以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人格品質和人文素養?我內心堅定地回答:做富有創新、經營意識的事業型校長,探索“安全質量可靠、服務質量跟進、教學質量領先、特色質量突出、生命質量精彩”的教育優質觀,讓文化真正融入師生的心靈。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和對教育優質觀的理解。
1. 安全質量可靠
我堅持把“安全校園”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了“三個百分百和三個零”目標:后勤檢查百分百,公物財產實現“零事故”目標;校園學生安全檢查百分百,安全隱患“零存在”;安全培訓警醒百分百,杜絕管理人員“零培訓”。學校成功創建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5000多名師生員工的學校數年來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1)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多重都不過分。學校堅持把“安全文明校園”的創建納入到各部門、各班級的日常管理體系之中,確保安全工作時時有領導,處處有領導,并始終處于有序、有效、日常化的運行狀態之中。堅持領導值周到位、門衛把關到位、樓道值守到位、隱患巡查到位,盡最大程度地防范事故發生。
(2)推行“一崗雙責”,讓安全管控無處不在。“一崗雙責”就是讓每個教師挑起“教書必須育人,育人必重安全”的職責,學校讓每個教職員工都明白一點:除了承擔教學崗位工作,還必須承擔自己課堂、自己班級、自己部門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我們一直堅持所有教師課間樓道值班;堅持把安全文明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中去,潛移默化,寓教于樂,寓安其中。
(3)完善應急處理預案。學校制定、修訂《重大事件應急預案》并經常進行演練,當出現諸如暴力、食物中毒、火災、實驗室、體育活動、校外集體活動等各類意外事件時,明確處理原則和處理、報告方式及途徑,以及對應急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信息渠道傳遞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4)拓展安全教育資源,織密安全防范網。學校充分利用墻報、櫥窗、廣播等多個陣地加強宣傳;制定了《學生一日常規》《學生學生安全教育條例》《學生騎車十不準》等系列約束學生行為的“規矩”,連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一起張貼在醒目位置,列為班級教育的常規內容;特別注重橫向聯系,堅持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育人,通力協作,讓孩子的安全不留空白。
(5)設立班級“安全員”,無縫隙保平安。學校注重學生自主發展、自我約束,每個班級由學校政教室挑選、培訓好“安全員”,對班級的安全隱患、同學的思想動態以及安全事故發生苗頭及時掌控并匯報,確保了數年來無一安全事故的發生。
2. 服務質量跟進
教育即服務、管理即支持。我們堅持“教師是學校的主人,校務會是教師的友人”的教師團隊管理理念,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尊重、團結、共進的工作與生活氛圍。我們貫徹“教學需要服務,服務促進教學”的服務理念,以精細、規范、文明、高效的后勤服務,促進學生在紀律、學習、衛生、禮儀等方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保障師生能愉悅地生活,順利地工作。我們積極倡導務實、奉獻、吃苦、包容的精神,我們要求老師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幫助學困生的過程中轉變觀念,將學生視為服務對象,把對學生的愛和關懷作為最有效的教育服務。我們致力構建理想的班級生態,讓學生有存在感和歸屬感。我們要求每個班級創新育人方式,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是管理員、都有班級事務的管理職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了存在感、成就感。
3. 教學質量領先
教育教學質量永遠是學校發展的命脈所在。我始終堅持“質量立校、質量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追求。
(1)落實教學常規,在夯實常規中提升質量。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課,要求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家常課”;同時,改革備課制度,實行研究性備課制度,做到資源共享,整體提高;此外,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教導室和教研組每期都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教師的各環節常規工作。
(2)提升課堂效率,讓課堂成為師生們的樂園。重點落實六條措施:抓實教學基本環節,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過程,研究教材以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堂教學提倡精、細、實、活,講練結合,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作業環節強調基礎性、層次性,做到節節章章課課清、堂堂日日周周清;輔導課要有明確的目標、內容,提倡有布置、有檢測;提倡分層次教學,拔尖補差。
(3)倡導“少教多學”,讓教研成為提升質量的原動力。極力探索構建“少教多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更多地關注經驗式的發展、自主學習、差異化教學和終身技能的培養,更多地重視學生思維、態度、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力圖通過創新并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塑造學生人格。
(4)注重學習活動,以素質培養助推教學質量的提升。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通過學習小組的建設,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力求改變教學的被動狀態,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每個班每天都要有學習小組活動的評價,每個班每個月都要評選優秀學習小組。他們分別承擔著不同的任務,肩負著不同的職責,融求知、做事、共處、生存于一體,實現了共贏發展。學習活動中,我們注重“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鼓勵每個孩子激發自己的學習潛能和素質培養。
(5)實施走班教學。學生進入初三年級第二學期,學校遴選各科骨干教師開辟能容納200名學生的大課堂進行培優,基礎好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和興趣愛好走班學習。
4. 特色質量突出
學校沒有特色,就如同沒有根的浮萍,找不到真正的家。在我的力推下,三中近年來把課題研究、英語教學、機器人實踐操作、藝體特長作為學校的品牌特色抓實、抓牢、抓出了成效和高質量。
學校始終以科研興校為辦學宗旨。致力于“少教多學”有效課堂的教科研一體式探索,嘗試建立大班額背景下的現代課堂教學體系,把教學的效果放到學生生命成長的大背景下去思考、規劃,在保證學生發展的前提下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我們每年清明節開展的“尋根·祭祖”活動是邰東縣區域內的特色德育活動。緬懷先人,祭祀先祖,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我們都要求學生在表達濃濃思念和真誠敬意時,將埋藏于這片古老土地下,或團圓、或悲壯、或沉郁、或濃烈的“家族傳奇故事”翻找出來,編輯成冊,寫得出鄉愁,記得住根脈,成長為有根源、有情感、有擔當、有抱負的完整的人。
學校始終以科研興校為辦學宗旨。引入“自主、開放、探究、自由、互動”新的課改理念;派出教師走出校園,讓“觀念興校,科研強校”統領每一位教師的思想和教學實踐。
5. 生命質量精彩
我常常在想:作為一名校長,應當為學生如黃金一般的三年求學留下什么?為他們今后一生的成長栽植什么?為教師無悔的付出回贈什么?為教職員工寶貴的人生增添什么?
為讓孩子們學得快樂,自然成長,我們特別強調學生要過一種幸福完整的初中生活。為此,我們積極拓展富有文化蘊含的校園生活。一是落實“兩課兩操”,讓每一位師生都掌握好一門體育技能,愛好一項體育活動,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體質,強健體魄。二是注重加強愛國愛校愛家教育,舉行“講文明禮儀”“學會感恩”“文明家庭評選”“職工聯誼會”等活動,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三是以創建“特色教室”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感染作用與引導功能。
為讓老師們教得幸福,我們始終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大事集體討論研究,小事相互通氣。堅持教代會制度,校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各種評優評先,向一線傾斜,公正、公開、公平操作。拓寬溝通交流渠道,學會傾聽、學會包容,充分利用校務會議、教師會議、業務培訓、團體活動等形式,對行管人員和教職員工進行有聲動員和無聲感染,讓大家認識到:全校教職工的一言一行都與他人、與學校息息相關;每個人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為自己的形象添彩,為他人的生活增光,為學校的榮譽加分,共度一段有滋味、有色彩、有質量的生命歷程。
我們還以創建“特色教室”為突破口,組織師生參與學校文化建設,各班教室里都布置了校訓和班訓,呈現出了溫馨教室、和諧校園的良好局面。
二、辦優質的教育:回歸教育本真,培養核心素養
現在我已經站在邵東縣基礎教育引領者的崗位上,優質教育也就不僅僅停留在一所學校上,再談談自己對全縣辦優質教育的粗淺認識。
邵東縣教育人近年來樹立了“辦純粹教育”的新理念。我們力推的“純粹教育”,是包括教師隊伍、教學管理、教研教改、學生培養、后勤保障、督學督導等各方面教育教學工作理念與實踐的和諧生態整合體;其目的就是努力讓教育還原純潔高尚的模樣,讓學校恢復美麗無瑕的容顏,讓師生回到幸福生長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位教師都有尊嚴、有價值地安靜教書;每一個孩子都朝著有實力、有作為的目標安心成長。”這就是純粹的教育,就是優質的教育。其中,以下三方面,是我認為優質教育的核心要素:①有一群優秀的好師生。教育管理者,特別是校長,要帶頭讀書帶頭寫作,帶頭上一線,身上要有人格的感召力;學識的引領力、思想的創造力、管理的執行力;當老師的,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有尊嚴地上好每一節課,有感情的關愛每一位學生;做學生的,要博學好問、崇禮明辨,懂得感恩,樂于分享。②有一個優化的美課堂。在這樣的課堂,崇尚生命活力,強調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過程優化,氣氛融洽。在這樣的課堂,強調立德樹人,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價值引領。③有一種優良的和文化。要打造理念文化,營造校園精神氛圍;美化環境文化,構建人文生態校園;優化行為文化,凝聚學校文化推力;堅持內涵式發展,實現教育全面、可持續發展。
在聚焦“核心素養”的時代,學校質量建設體系更應該注重引導師生關注生命質量,倡導師生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培育學校道德文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更為我們全面理解和提升教育質量做了有力的引領和詮釋。
教育是樸素而真誠的,也是簡約而不簡單的。辦出令人滿意的優質教育,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更不是一項兩項工作的簡單累加,我和大家一樣,一直在純粹教育路上堅定的行走。
(作者單位:湖南省邵東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