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因 杜海東
摘 要 市場的快速變革,要求從業人員具備更好的適應能力和開拓工作的能力,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通過實踐教學,進行了八年的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育探索,構建了融入專業的雙創教育體系,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 實踐教學 雙創教育問題 廣科雙創教育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14
A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ke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U Siyin, DU Haidong
(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Abstract The rapid change of market demand the employees have the ability to adapt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to work. Through eight years explosion,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 a full rang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though practice teach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stitute wide double cable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是近年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熱點,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種建設思路和模式,2009-2016年的cnki文獻搜索中,相關研究文獻540000多篇,實證性論文90000多篇,可見,雙創教育已經得到高職院校理論研究的重視并在相當一部分學校開始踐行。
盡管社會和高校都有了急迫的需求推動職業院校構建雙創教育體系,但我國高職院校對于如何構建卻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檢驗。大多數高校對于創業教育體系理解較為簡單,還存在許多問題。
1 存在的問題
雙創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剛剛開始得到重視和發展,雙創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缺乏協同,主要表現在雙創教育形式單一,與專業教育相對脫節、雙創教育實踐性較弱等方面。
(1)雙創教育形式單一,資源投入較少。多數高職院校對雙創教育缺乏理解,在雙創教育做法上仍停留在開設通識課程的淺層次基礎上,缺乏對雙創教育的整體性思考,無法從整個學校的大層面上啟動多層次、遞進式雙創教育,也未能建立全校聯動的雙創教育體系,投入資源較少。
(2)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對脫節。多數高職院校的雙創課程基本獨立于專業課程之外,教師也多采用原有的專業師資,對于雙創課程與專業的融合思考較少,對專業雙床師資隊伍的建設較為欠缺,未能真正與現有的專業教育相融合,相對獨立于專業教學之外。
(3)雙創教育實踐性較弱。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其與本科院校的最大區別在于職業教育以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和職業能力為目標,因此,職業教育強調實踐性,職業教育改革也在繼續強化實戰技能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而多數高職院校的雙創通識課程,以理論講授為主,重在增加學生的雙創知識,對于技能的訓練,多采用虛擬實訓或大賽等方式進行,實踐性較弱。
上述問題深刻影響了雙創教育的實施效果,客觀上難以實現國家以雙創教育帶動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高職院校急需依托經典理論,探索在職業教育背景下雙創教育的有效實施路徑。
2 廣科院雙創教育的實踐教學路徑
廣科院雙創教育實踐教學經歷了初始試水期,探索前進期和體系形成期三個階段。
2006~2008年是廣科院初始試水雙創教育的階段。2006年率先開設“創新精神與創業方法”的綜合素質選修課,面向全體學生任選,選擇優秀教師講授創業的核心精神和創新的基本方法,這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屬于首例。在三年間,“創新精神與創業方法”這門課程選修學生人數超過5000人,學生評價均為優秀。
2008~2016年是廣科院雙創教育體系構建的探索前進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學校在全省率先成立創業教育中心,掛靠經管學院,并將經管學院作為試點,開設雙創課程,實行雙創視訊,并開始通過與教學企業結合,探索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實踐體系。2010年,廣科院實踐教學的雙創教育體系初步形成,其相關成果得到中國發展與改革網全文收錄。在學校的其他院系,則大力推進教學企業建設,推進實踐教學的研究。通過八年的積累,學校理順了“產教融合”的雙創教育思路,制定了競賽、實訓、教學企業等一系列雙創教育相關制度,培養了一批專業創業師資。
2016年,廣科院成立創新創業領導小組,創新創業學院,標志著學校“產教結合、分層遞進、系統推進、全面覆蓋””的雙創教育體系正式形成。學校實施“一把手工程”,學校成立雙創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整體把控的決策協調機構;成立教務牽頭的雙創工作辦公室,整合推動全校雙創工作;成立創新創業學院,服務學生公共雙創需求;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打造專兼結合的雙創師資隊伍;在各二級院系設置雙創工作教研室,真正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此外,學校還設計并出臺了一系列深化雙創教育改革的制度文件,在教學、實踐平臺建設、雙創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相關制度,釋放了師生活力,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促進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
3 “產教融合”雙創教育體系屢結碩果
學校在逐步深化雙創教育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凝練提升,在科研、技術服務、培訓、技能競賽等多方面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3.1 互聯網+雙創,有機結合倍增育人效果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廣東省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互聯網+”行動的系列文件精神,服務“互聯網+”影響下的人才培養變革需要和服務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學校啟動了“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建設方案,得到省科技廳的高度肯定。重點打造互聯網+跨境電商、互聯網+機器人等10個特色專業;同時,服務全省“四眾促雙創”的產業活動,在全省高職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3.2 技術開發多見報道,技能競賽屢獲佳績
學生在手機軟件創意開發、工業產品設計、工業機器人、電商商務服務等一系列領域做出來可喜成績。例如,學生在移動應用開發中心開發的“史上最坑爹的游戲”產品日下載量超10萬,在App Store 中國排行榜第二名,累計下載用戶上千萬。學生開發的移動應用APP項目產品30余款,其中明星產品3款(在App Store排名前10)。被南方都市報、珠海特區報等媒體多次報道。
廣科院“我能創未來”創業計劃大賽已舉辦6屆。近三年,創新創業典型不斷涌現,創新創業競賽屢獲佳績。在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眾創杯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高校“創意、創新、創業”電商挑戰賽等創業大賽等比賽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等優異成績。其中,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成績突出,2016年省賽、國賽獲獎數量及等級均為全省高職院校第一。
3.3 服務貢獻50強,彰顯區域影響力
學校一直重視為服務區域經濟,尤其是區域雙創活動的智力支持。2015年學校獲評“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學校建立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和技術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教育廳、人事廳認定“科技人才崗位能力培訓與繼續教育基地、廣東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學校的社會服務品牌已經形成,社會輻射效應明顯。
4 “產教融合”雙創教育體系的實踐價值
“產教融合”的雙創教育體系的實踐,為高職院校深入開展教育改革,將雙創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提示了執行思路,也為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提供了方向。廣科院多年的實踐標明,“產教融合”的雙創教育體系,加大了雙創教育的可行性,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重,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技能,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了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職教育創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CYQN2015003)
參考文獻
[1] (美)戴爾.H.申克,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角(第三版)[M].韋小滿,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2.
[2] 王占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架構與理論價值.高等教育,2015.5.
[3] 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武漢理工大學,2012.
[4] 朱莎,杜海東.高職院校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廣東高職院為例[J].科技與管理,2012.7.
[5] 杜海東.創業教育模式構建的理論框架與實證研究——來自廣東高職院校的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