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摘 要】 目的:分析醫院尿常規檢驗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以及對應的管理方法。方法:選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尿常規檢查的160份尿檢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并分析尿常規檢驗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結果:160份尿檢樣本中各種誤差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其中因為患者個體原因造成的誤差33份,占比20.6%,由于采集過程造成的誤差20份,占比12.5%,由于保存過程不當導致誤差27例,占比16.8%,由于分析失誤導致的誤差24份,占比15%。結論:尿常規檢驗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患者個體情況、尿液采集過程、樣本保存過程以及分析操作等是影響到尿常規檢驗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日常操作中加強宣教工作,同時對樣本的保存、分析等各個環節進行強化,進而有效提高尿常規檢驗的準確性。
【關鍵詞】 尿常規檢驗 影響因素 管理分析
尿常規是臨床上應用較廣的一種檢驗手段,通過尿常規可以準確反映患者的泌尿系統功能,而且尿常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簡便快捷,所需時間少,同時具有較高的信息價值,臨床上可用于各種疾病的診斷。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尿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往往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如果在進行尿常規檢查的過程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檢查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進而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選擇產生誤導作用,不僅會延誤患者的有效治療措施,有時還會產生嚴重后果。本文通過選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尿常規檢查的160份尿檢樣本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這些樣本在檢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誤差及其成因,進而總結出尿常規檢驗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對應的管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尿常規檢查的160份尿檢樣本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受檢對象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患者年齡在25-74歲之間,平均年齡(45.5±3.4)歲。
1.2 方法
對所有樣本進行尿常規檢查,檢驗過程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完成。具體的檢驗設備包括HT-150,對應的HT-150試紙條,尿液收集杯,尖底離心管,顯微鏡以及離心機等。對樣本尿液完成檢驗后,準確記錄檢查結果并備案。對尿液分析儀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質量控制,對于檢查結果存在疑似誤差的項目需要進行二次操作。
1.3 觀察指標
分析在對樣本進行尿常規檢驗過程中出現的個體原因誤差、采集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對樣本進行保存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以及分析中存在的誤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并采用x?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60份尿檢樣本中各種誤差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其中因為患者個體原因造成的誤差33份,占比20.6%,由于采集過程造成的誤差20份,占比12.5%,由于保存過程不當導致誤差27例,占比16.8%,由于分析失誤導致的誤差24份,占比15%。
3 討論
3.1 影響尿常規檢驗的因素分析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影響尿常規檢查結果準確性的因素較多,其中以患者個體原因、采集過程操作不當、保持措施存在失誤以及具體分析過程等為主。患者的個體原因指的是在進行尿常規檢查前患者服用了某些對檢查結果產生影響的藥物,這就會導致尿常規檢查結果出現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直接影響到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采集過程中受檢對象的個體差異會對檢查結果產業影響,其中患者的年齡、性別、受檢前患者的飲食飲水情況、尿檢樣本的采集時間等都是相關因素。本次研究中由于采集過程造成的誤差20份,占比12.5%,一般來講尿液的采集由患者自主完成,因此當受檢者尿道口存在不清潔的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尿檢樣本,男性尿檢樣本中會出現精液、前列腺液等,而女性的尿檢樣本則會受到月經周期的影響,出現一定量的陰道分泌物等。這些物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尿檢樣本產生污染,最終導致檢查結果與實際情況出現差異。此外尿液采集時間也是影響尿常規檢查結果的積極因素,一般來講早晨時段尿液的濃縮度較高,因此可以全面反映出患者的個體情況,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尿檢樣本的采集往往是隨意的,對檢查結果存在一定影響。保存因素指的是尿檢樣本在保存或者運輸過程中由于容器不符合相關標準導致尿檢樣本受到污染或者產生細菌繁殖等情況,此外樣本的保存時間過長會引起樣本中的蛋白質發生變形,細菌的滋生也會影響到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基于此尿檢樣本一般在采集后24小時內完成檢驗,因為當尿檢樣本放置時間過長,會促使樣本內部發生細胞溶解或者其他化學反應,從而改變了尿檢樣本的性質。分析過程中存在的誤差主要是指在對尿檢樣本進行科學分析的時候,由于操作人員自身專業素質較低或者操作不規范進而導致的檢查誤差,此外分析過程中各種儀器的質量與性能也會對分析內容產生直接影響,如果檢驗人員使用的儀器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那么就會導致針對尿檢樣本開展的檢驗工作出現各種問題,同時也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 針對尿常規檢驗影響因素制定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針對受檢者做好相關的宣傳教育工作,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保證為患者提供對應的尿檢樣本容器,此外還要仔細詢問患者在受檢前是否存在服用藥物的記錄,并查明患者服用藥物類型,對于那些嚴重影響到檢查結果的藥物需要暫停檢驗,避免對檢查結果的不良影響,避免出現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的情況。還要告知患者在進行尿常規檢查前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嚴重影響檢查結果的食物或者飲料。工作人員要提前為患者進行相關的采集知識介紹,引導患者控制各種影響檢查結果的事項,具體包括避免劇烈運動、做好飲食以及飲水方面的工作等。針對不同時期的尿檢樣本,要盡快完成檢查,避免放置時間過長導致檢查結果失真。要對檢驗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檢驗操作進行培訓,保證操作人員以科學準確的方法完成檢驗。為了避免檢查結果與樣本的混亂,采用科學的記錄措施,同時針對相關儀器做好對應的養護工作,保證各項儀器始終具有良好的性能,為各項檢查措施的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仁舉.臨床尿常規檢驗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2:26-27.
[2]馬志慧.影響臨床尿常規檢驗的主要因素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02:220-221.
[3]郭玲玲.分析影響臨床尿常規檢驗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A5: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