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嫻
摘 要 在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尤其是女大學生就業觀、職業素養、就業形勢和政策的教育,對其今后的就業擇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分析近年來熱度較高的幾部職業劇中的女性形象,探討女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引導女大學生可以在就業前,就能樹立正確的“三觀”,深入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和政策,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 女大學生 就業指導 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題材電視劇 女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35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V Series
JI Xi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Especially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ncept, professional quality,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employ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of the high heat of the occupation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mployment guidance, so as to guide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mployment, we can establish the correct "three outlook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improve their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Key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eer drama; female image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逐年攀升,電視劇收視群體中的女性受眾漸漸不再滿足于一味地談情說愛的劇情、毫無邏輯的古裝宮斗、雞毛蒜皮的家長里短,而是青睞于能反映真實職場工作生活的影視作品。尤其是即將走入社會的女大學生,在觀看職業劇的過程中,通過女性角色的感染和影響,有助于提高和改進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素質、有助于養成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在亞洲區,日韓兩國及香港地區已率先引領了職業題材電視劇的主流,更早的走進大眾視野,近年,國產劇加緊步伐,開始在職業劇中尋找一席之地。隨著職業劇收視群體的增加,職業劇中所反映的社會現狀、主人公的價值觀念、劇中所展現的城市文化、職場中的一個個情節事件,都在影響著即將就業的女大學生。
1 女大學生的就業觀特征
電視劇《歡樂頌》塑造的“五美”角色,各有特色。她們年齡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所處的崗位位置不同,代表了幾種不同女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安迪是海歸高管,邏輯性強,但卻不愛與人相處,性格冷淡。曲筱綃性格張揚,雖不學無術卻人情練達,通曉人情世故。樊勝美出身貧寒,外企資深HR,講義氣、樂于助人,卻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邱瑩瑩平凡善良、性格直率,卻凡事“拎不清”,且做事莽撞。關雎爾一直是個乖乖女,按部就班按照父母給她設定的路線行走,但在很多方面不敢直面自己的本性。她們有優點有缺點,在工作上她們有成功有碰壁,展現了現今女大學生在職場上最真實的生存狀態和就業觀特征。
1.1 就業期望值定位不準確
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女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呈現兩極化的態勢,要么只想選擇穩定和社會肯定度高的工作,如公務員、教師等,要么急需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想去大企業大公司成就自己的抱負。這些女同學,有的在考編考公的大軍中順利上岸,有的則名落孫山來年再戰,有的在大城市燈紅酒綠中迷失了自己,有的則是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實現自己當初的誓言。就業目標定位不準備,勢必會導致一部分崗位沒有人愿意做,而另一小部分崗位出現井噴態勢,選擇性失業的局面不可避免。
1.2 自我認識不夠全面
據中國教育在線網上調查,大學生中有36.5%對自己的興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有29.3%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個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特長不十分清楚。[1]在過去的一些國產劇中,編劇們塑造了很多不切實際的“白富美”形象。她們聰慧、敏捷、有判斷力、知性、優雅又能掌控大局。然而,在現實的大學校園里,處于這樣位置的女大學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還是一個懵懂迷茫的求職者。在電視劇《歡樂頌》中,除了年齡最大的安迪之外,剩下的“四美”都有著工作中的個性缺陷。最貼近剛畢業大學生的,莫過于楊紫飾演的邱瑩瑩和喬欣飾演的關雎爾了。邱瑩瑩的缺點大家有目共睹,大大咧咧、說話不經過頭腦、做事一根筋。這就勢必會導致她在原本公司得不到上司的重用。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女大學生不能認清自己,對于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沒有做到細致明確的認識,對于未來職業生涯,沒有做好一定的規劃,所以導致了在求職或是工作當中的失敗。
1.3 自身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有較大差距
在走訪中,一部分招不到員工的用人單位負責人說,盡管公司很缺人,但是求職人的個人能力與崗位匹配度太低。他們一方面是準備不夠充分,對于應聘的職位和公司沒有提前進行了解,另一方面,個人的能力素質還有待提升。在《歡樂頌》中,在五百強實習的關雎爾畢業于普通大學,沒有名校的背景,與同期的實習者競爭顯然略遜一籌。但是在實習期中,關雎爾認真工作,時常向隔壁的安迪求教學習,不參與公司內部的勾心斗角,終于在公司中平安度過實習期。在現實職場中,關雎爾算是個幸運兒,更多的時候,只有在校期間,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素質,才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
2 “三觀”教育是女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基礎
現代“三觀”具體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三觀”正不正,則關乎著學生對于社會的貢獻與否。在幾乎所有的職業題材電視劇中,主角都具有非常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翻譯官》,由楊冪飾演的主角喬菲,是一名法語系的女碩士,從小目標是當一名翻譯,在奮斗路上,她刻苦努力,敢愛敢恨,知性漂亮。與喬菲作對比的,則是劇中女二號文曉華,有著豐富專業知識的她,一心沉迷于愛情中,沒有將自己的所學用在工作中,對待愛情迷茫且“拎不清”。在觀劇過程中,女性觀眾很快就能體會到,喬菲的正直善良,反之,看出了女二號的“三觀不正”。劇集的最后,喬菲涅槃重生,和愛人的感情也更加堅定,并最終攜手追求更高的職業理想,而女二號文曉華則失去了所有,沒有得到幸福。在相當一大部分的職業劇中,除了“三觀”正的主角外,還有一部分反面角色,這些人物的最終結局都不是美麗的?!熬蜆I價值取向是對各種人生需要之重視程度的反映,是對就業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判斷與選擇?!盵2]通過職業題材電視劇對于主要人物的設置,從影視劇的角度入手,用人物命運展現社會主流對于“三觀”正與否的看法,為女大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思維方式,可以更加直觀的訓練大學生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認識,引導他們思索人生、規劃生活、塑造理想人格。因為這種“提醒和引導”既包含了價值導向功能,也包含了社會批判功能。
3 “就業形勢和政策”分析是女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關鍵
當今中國正全面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正經歷著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過程,就業局勢保持基本穩定,經濟結構與就業結構仍然面臨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一些傳統產業面臨調整、改革和重組。這勢必會對應屆畢業生們產生一定的影響。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額外支出的自然附著成本,是用人單位拒招女大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用人單位在就業中性別歧視的“合理”成分。[3]職場中經常見到性別差異問題,如在面對眾多求職者,抑或是求職加薪人選選擇時,有一部分有性別歧視的企業往往會選擇男性,理由非常簡單,女性需要懷孕生子,而產假和哺乳的時間則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在電視劇《業務部長 吉良奈津子》中,就講述了懷孕產假后回到公司的吉良奈津子的工作和生活。引發了眾多網友對于“家庭和事業是否能兩全”的討論。在就業指導中,對于女大學生在即將走入社會時,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目前的就業形勢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狀態,國家對于女性有何種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在今后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為了可以讓女大學生們進入社會后可以從容應對,在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先期的分析和培養則是至關重要。
4 “職業素養”培養是女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
“職業素養”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既包含了職業技能,同時又要求具備綜合能力、敬業和道德素養。職業技能的培養應該在學校專業課程學習中掌握大半,在就業指導中需要培養的主要是以綜合能力和敬業精神為主的職業素養。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向觀眾們再現了外企的跌宕起伏,以及職業女性和職場精英高壓力的工作狀態,由王珞丹飾演的女主角杜拉拉初進入老牌500強企業的時候,不諳職場規則,屢屢犯錯,但是在一次次教訓總結中,杜拉拉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生存法則。在電視劇播出后,收到了很多職場女性和在校大學生熱烈反饋,在杜拉拉身上,更多的女性受眾提取到了“快速適應環境”“以樂觀的情緒面對壓力”“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設定工作目標,并按計劃實施”等適合自己的職場法則。通過跟隨杜拉拉的工作狀態、企業環境、職場能力等,女性觀眾們產生們較強的代入感,如果自己處在這個環境中怎么辦、如果自己遇到這個問題會怎么處理?職場和校園截然不同,如何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如何能得到上司的青睞,如何能在公司如魚得水,才是就業指導中的需要給學生們重點強調的。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擇業技巧上,忽視了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的選擇性失業、被失業、甚至在就業后影響了母校聲譽。相較于男性,女大學生在職場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她們勇敢面對、及時處理。在越來越多的職業題材電視劇里,所塑造的堅韌優秀的女性人物,則給即將求職的女大學生們上了一堂堂生動的就業指導課。讓女大學生們可以在就業前,就能樹立正確的“三觀”,深入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和政策,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沈國金.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管理工程版),2006(3).
[2] 馬鵬.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0:6.
[3] 李瑾,彭建章.女大學生就業難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