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亞
美國文學指的是產生于美國這片土地的文學作品。由于國家的歷史、發展以及民族構成等多方面原因,美國文學呈現時間跨度短,較少受到封建社會思想限制,富于民主自由精神,崇尚自由主義、個性主義等文化特征,具有多樣性和龐雜性。一直以來,特色鮮明的美國文學吸引了國內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他們從不同視角聚集美國文學,領略美國文壇的思想與智慧,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美國文學研究》(郭繼德,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就是其中一部新時期美國文學研究的創新之作。該書集國內美國文學新研究之大成,既對美國作家作品進行了梳理和概括,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論述并提出了具有創新意義的觀點,兼具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通讀全書可知,該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擯棄了文革時期“非黑即白”的文學鑒賞觀念,突破理論上的條條框框,擺正了文學研究與政治的關系。該書為新時期后繼研究者開辟了一條新道路,如以卞之琳為代表的多位學者站在時代前沿,開始解放思想,并指出“現實主義”已不再是衡量西方現代文學好壞的唯一標準。因此,那些去除簡單邏輯和泛政治化標準的研究論文成果,成為了《美國文學研究》一書收錄的焦點篇目。例如:美國南方作家尤朵拉·維爾蒂的中篇小說《樂觀的女兒》,早期國內的美國文學研究中,將之歸為“表現資產階級罪惡的帝國主義反動作品”,其實剔除政治偏見來看,這篇小說只不過是在展現小人物的家庭生活和個人情感。所以,《美國文學作品》一書在收錄文章中體現了新一代學人的政治氣度和胸懷,對其他同類研究起到了引領作用。
其次,以論文集的形式,集國內眾多作者研究之大成,關注的跨越美國多個發展時期和不同地域。一書在手,讀者可以同時領略到美國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相關作品的迷人魅力和我國美國文學研究領域相關學者的深刻看法。通過美國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文化地域的文學作品的研究和學習,讀者可對美國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經歷和情感窺知一二。例如,菲茨杰拉德是美國爵士時代公認的代言人,其文學作品三部曲一直是學界研究的主流,該書除了對其時代背景進行深入剖析,還獨辟蹊徑地抓住了21世紀研究的新方向,從流行文化、消費主義、種族、戰爭等世紀級的關鍵詞入手,重新解讀菲茨杰拉德的文學作品,刷新了中國相關學者對文學研究的態度和高度。此外,21世紀氣候變化、自然環境備受全球關注,在文學領域也不例外。該書對威廉福克納作品中的自然倫理思想進行深入探討時,重拾對美國經濟發展和軍事擴張背景下的自然狀況的熱切關注。
第三,用大量篇幅從女性視角來研究美國文學作品中女性的地位和情感,充分體現美國社會對女性的人文關懷。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黑色人種、混血人種是美國文學創作的重點對象,該書對非洲裔女性母親的內心世界和時代背景下的無奈都有細致的描寫分析。我國學者對美國文學作品的分析,對今后該研究領域的學習者具有開拓性意義。
第四,該書表達了一種研究觀點,對于美國文學的研究,需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研究特定時期的文學作品,要站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站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才能還原作品人物的心理特征,了解特定時期美國社會的時代特征。此外,處在新時代的學者,還需要在經典作品中找到與現實課題的對接點,挖掘作品中飽含的哲理和情感的現實意義,才能夠使得經典歷久彌新,綻放持久的光彩和魅力。
第五,該書結構合理,框架清晰。為便于我國學者對美國文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化的研究,該書在分類處理上花費了很大功夫:目錄按照一定的邏輯來整理,排序主要配合讀者的思維方式和閱讀習慣,以便讀者實現高效閱讀和分析、整理。此外,在選擇收錄文章類型上,傾向于選擇打破常規研究、進行題材創新的論文,尤其重視論文對文學主體的研究視角。這一點是其他同類作品在編排書籍時所欠缺的。
總體而言,該書不僅是一本面向研究美國文學的專家學者、外國語專業學生的學術著作,也適用于對外國語和文學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基于其學術價值和實用意義以及較強的可讀性,該書堪稱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值得推介和擁有。
(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外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