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語言文化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文化。由劉恒編著的《多視角英語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一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版),收錄了作者在英語語言研究、英美文學研究、跨文化分析研究以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外語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學術成果。該書從不同的角度,充分運用多元化語言文化的因素,詳細地闡述了英語語言文化的多樣性,為英語語言賦予了獨特的色彩。
第一,唯美因素。該書在對經典著作進行單詞講解時,充分運用唯美的語言,以期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掌握是基礎,語句的運用是思維條理性的體現。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在句中找出關鍵詞和關鍵點,通過關鍵詞的提煉,理解句子的含義。因此,結合多元化的語言文化,將地方文化融入外語教學中也顯得非常重要。如在講解一些特殊詞語的由來時,附加地方的特色,使得所講解的內容蘊含更多的地方文化色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課文中的很多重點句子不能準確地說出其中的含義,而通過運用唯美語句進行變換,使含義深刻的段落變得優美易懂,學生們便可以很容易掌握段落的內涵。
第二,幽默因素。這里的幽默因素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與我們平時理解的狹義的幽默不同,它指的是一種語言的靈動,語言上的吸引。語言幽默法教學在各學科中應用都非常廣泛,通過轉換講課的語體,巧妙運用熟語、諺語的方式,再加上引導因素的輔助,使學生在學習中記憶能夠更加牢固,學習更加真實,真正創設出一種意境。外語中的語言幽默與漢語的語言幽默有一些區別,外語往往將一些事實或者語言放在了不合適的地方,讓人感覺是一個幽默的話語,而漢語往往是通過夸張的修飾觸碰笑點。由此可見,在教學中靈活掌握語言的特點,就能起到一種幽默效果。《多視角英語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這本書中雖然沒有特別明確地對幽默語言進行說明,但是從書中舉出的一些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很多語言幽默因素。幽默的語言能夠有效地調節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使英語學科變得有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
第三,引導因素。引導是一種傳統而常用的教學技巧。“學習重在疑,有疑方生析”,疑問是學習的動力源泉之一。在疑問的推動下,學生的好奇心會被激發出來,從而產生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主性。這也是引導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引導是門很深的學問,并不是簡單的問題就能夠描繪出的。該書強調:在引導的過程中,需要對引導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思考,引導有理有據,可圈可點,對于引導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可探究意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引導中成長。引導因素是外語語言教學的調味劑,在外語語言教學課堂上引用引導因素作為講課的輔助材料,能夠使講課的語言更加幽默詼諧,讓學生充分領略出外語語言教學的美,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功能因素。語言功能被很多人誤解為一種實質的功能,其實則不然,它是語言表達效果上的一種體現。對于外語教學亦是如此,在《多視角英語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一書中,對于語言功能有較多提及。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一門語言,除了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外,還要注意在教學中滲透語言文化知識,使語言與文化得到完美的結合,從而達到外語教學的最高目標——培養交際能力。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文化能夠對語言的功能因素產生直接影響。在《多視角英語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一書中收錄的作者“關于學生對外語學習主動性和重視度的幾點思考”一文,將多元溝通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與學生的英語語言溝通、學生與老師的語言溝通等方式,增加學生語言練習和彼此交流的時間,將枯燥的英語知識與生動有趣的交流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為英語課堂增添了良好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簡而言之,《多視角英語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一書對多元化的英語語言文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英語教學中語言文化因素對教學的作用進行了深層次的探討。無論從語法的分析、英文課文的詮釋還是對重點詞語的舉例,都需要我們對英語語言文化進行細細的研磨,不斷地將語言文化與英語教學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地將英語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進行有效結合。
本書絕大部分章節采用英文撰寫,個別章節采用漢語撰寫,適用于英語專業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對英語語言文化或英語教學感興趣的廣大英語愛好者。
[作者系大連醫科大學外語教研部講師;基金項目:大連醫科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以MOOC為支撐
的翻轉式醫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項目批準號:DYLX1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