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美云 周素芳
摘要:學徒制是一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以口傳手授為主要形式的技能傳授方式,是古代職業教育的遺產。它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形式,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樣也經歷了起伏跌宕的發展歷程。本文是對傳統學徒制優缺點的分析及對現代教育的思考。
關鍵詞:學徒制;優缺點;啟示
一、傳統學徒制的優點
①傳統學徒制是全程教育。師傅在培訓徒弟的過程中負有全面教育的責任,包括傳授職業知識和技能,讀、寫、算等文化知識教育及思想品德。
②師徒之間關系緊密。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學徒制早期都是父子傳授,然后過渡到師傅收養子做徒弟,這難免保留著父子般的親密感情。這種感情不亞于血濃于水的親情。
③技術精湛。傳統學徒制是師傅以口傳手授為主要形式的技能傳授方式,徒弟通過足夠長的時間去學會一樣東西,所做出來的產品富有人文氣息;徒弟不以獲取工資報酬為主要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非常認真,可以做到精益求精。
④學徒目標明確。拜師學藝,之所以會拜其為師,只因其人熟練掌握某一技能,學徒想通過他來掌握這一技能,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⑤師傅可以直接向徒弟傳授技藝。
二、傳統學徒制的缺點
①培養時間比較長。傳統學徒制屬于個別教育,學徒大多在完全自然的工作過程中隨機學習,學徒期特別長,教育效率低下。
②市場生存空間小。傳統學徒制由于要求很小的師生比,效率低下,不適應工業化體制的需要。并且手工產品利潤價值低,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市場生存空間很小。
③人生依附關系重。對于學徒而言,與師傅的感情深厚,由于一些傳統思想的束縛,使他們人生依附關系重。
三、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教育的真正核心目的在于培養人的素養,特別是人文素養,所謂人文素養就是使培養出的人能夠強化社會秩序,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而現在學校只是把眼光盯在出成績,主管部門只看重升學率,社會各界只認出了多少高考狀元,學校的育人功能單一到如此地步。這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不能夠適應崗位需求,沒有過硬的技術基礎,技術人員供不應求。
現代的學校教育更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橫向,縱向發展。
對于職業教育,應推行現代學徒制,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通過大眾化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將現有學歷特點的職業教育改造成職業培訓,即讓職業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不論初中、高中畢業還是大學、研究生畢業,如果要進入技術、技能崗位就業,就必須到通過學徒制接受職業培訓,并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水平證書上。二是全面推行勞動準入制。制定和規范行業入職標準,未經學徒培訓不能進入相關企業行業。三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主導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政策的引導、經費的投入,特別是對接受學徒培訓的企業進行經費支持,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四是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從學徒制課程開發到結業標準制定與考核,都有相應組織和部門負責,并且既分工又合作,確保學徒制有效推行。
裴斯泰羅奇曾說過:“使功課勞作合一,提倡職業訓練,把教育與勞動結合起來,是抓著了人生的需要,找到了造成幸福與保證生活的根源。”他主張所有的人都應該受到教育,教育成為所有人的財富。所以高等教育大眾化這是社會必然的趨勢。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教育也占了極其重要的部分。因此,重視教育這也是世界永恒的話題,對于現代工業化發展來說,技術教育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