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摘要】合同管理存在合同準備、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和合同歸檔四個階段,各個階段均存在風險;風險管理通過采用規避、降低、分擔、預防等策略降低合同風險,并給出常用的風險預防、控制方法,提升合同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合同 風險 管理 策略
合同管理是企業的重要管理內容之一,合同管理一股劃分為四個階段:合同準備階段,包括合同策劃、談判、擬定合同文本、審核等程序;合同訂立階段,包括正式簽署合同,分送合同等程序;合同履行階段,包括合同履行、變更、終止等程序;合同歸檔階段,包括合同歸檔保管、資料整理等程序。
一、合同各階段風險的分析與識別
(一)合同準備階段的風險
合同準備階段的風險是指在合同準備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的風險,包括合同策劃風險、談判風險、合同文本風險、審核風險等。
合同策劃風險是指在合同策劃階段存在的不滿足我方業務目標的風險,體現在合同策劃的目標與我方要爭取的工作目標不一致。
合同談判風險是指在合同談判過程中忽略了重大問題或在重大問題上做出了不當讓步的風險。主要體現為:對合同標的、產品和服務的數量、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價格的確定方式、支付方式、交付時間地點及違約責任等合同重要內容,做出了不當讓步,導致我方權益受損的風險。
合同文本風險是指合同內容和條款不當的風險,表現為未能發現合同文本中的內容和條款不當的風險,或未及時修改不當內容和條款的風險。
合同審核風險是指在合同審核過程中沒有發現或糾正合同不當內容和條款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合同審核時未發現合同文本中的內容和條款不當的風險,或發現了問題,提出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未反映到合同文本中。
(二)合同簽署階段的風險
合同簽署階段的風險是指在合同簽署階段存在不當行為的風險,主要表現為:超越權限簽訂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當,為不符合程序的合同加蓋印章;或者簽署后的合同易被篡改的風險。
(三)合同履行階段的風險
合同履行階段的風險是指在合同履行階段中存在不當行為的風險,包括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合同變更風險、合同終止風險、合同糾紛處理風險等。
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違約風險,即合同雙方沒有恰當地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合同變更風險是指在合同變更中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合同變更未經規范的管理程序,導致變更不當或無效,或者應當變更的合同內容而未采取相應的變更行為。
合同終止風險是指在合同終止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的風險,主要表現為:未達到終止條件而終止合同,或合同終止了而未辦理相關手續等。
合同糾紛處理不當風險是指在處理合同糾紛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的風險,主要包括:未及時向相關領導報告合同糾紛和擬采取的對策,或未及時有效防止和解決糾紛等。
(四)合同歸檔保管階段的風險
合同規定保管的風險是指在合同歸檔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合同丟失或泄密等。
二、合同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外部環境因素
導致合同風險的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環境、政治、政策、法律、社會、科技進步及地理環境、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
(二)合同對方的因素
合同對方引起合同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合同對方蓄意欺詐、違約、財務狀況不佳、生產能力有限等。
(三)我方的因素
我方導致合同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合同管理不當、財務狀況不佳、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不滿足合同規定要求等。
三、合同風險的常用應對策略
(一)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指當項目風險潛在威脅發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太嚴重,又無其他策略可用時,主動放棄項目或改變項目目標與行動方案,從而規避風險的一種策略。采取合同規避是當合同雙方對超出風險承受度的合同風險,通過放棄或者終止合同以避免和減輕損失的策略。
(二)風險降低
通過緩和或預知等手段來減輕風險,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緩風險帶來的不利后果。因此合同風險降低是合同雙方在權衡效益后,采取適當的措施降低合同風險或減輕合同損失,將風險控制在承受度之內的策略。
(三)風險分擔
風險分擔又叫風險轉移,指將風險轉移至參與該合同項目的其他人或組織,所以又叫合伙分擔風險。因此可采取業務分包、或請擔保公司擔保等方式將合同風險分散、分解出去從而降低風險的策略。
(四)風險預防
風險預防指在合同存在潛在風險的階段,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風險發生或最大程度降低合同風險的策略。
四、常用的合同風險預防、控制方法
(1)合同訂立前應對合同對象進行調查,對其履約能力和商業信譽做出評估。
(2)合同談判階段應組建談判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談判團隊,必要時應當有財會、審計、法律等方面的人員參與談判,避免在合同談判中忽略了重大問題或在重大問題上做出了不當讓步,導致我方權益受損。
(3)合同文本應規避合同內容和條款不當的風險,要求合同內守和條款完整、明確,表述嚴密、恰當。
(4)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違約風險,應在合同中明確規定違約責任,對合同履行過程進行監督,一旦發現有違約的可能或行為,即采取相應措施將合同損失降到最低。
(5)須防范合同變更存在的風險,合同變更的內容和條款必須與合同對象協商一致,變更后的合同視同新合同,履行相應的合同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