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遼寧省中考取消了英語聽力,這樣相對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有利于排除考生在考試剛開始就進行聽力測試而情緒緊張以及設備等問題導致的失分隱患,在這種情況下有利于農村考生參與競爭。但在中考取消英語聽力地區的農村初中,仍不能忽略英語聽力教學及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筆者結合個人的實際經驗來談談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在中考取消英語聽力背景下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聽力;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一、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在中考取消英語聽力背景下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第一,針對英語聽力的教研極少。受升學壓力的影響,以及教師平時工作量較大,在中考取消英語聽力的背景下,筆者在多年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平時的英語考試中只有每學期的期中考試會有聽力內容。在這種前提下,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研中往往忽略了聽力部分的教研,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
第二,缺乏對學生進行聽力方法的指導。有些英語教師在做聽力訓練時,只播放錄音,然后核對答案,并沒有給予學生針對所播聽力內容的有針對性的技巧指導。例如,通過問題預測它是關于哪個話題的、猜測填詞范圍、抓關鍵詞、符號速記等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在聽力上很難有突破性和質的飛躍。
第三,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介紹。聽力材料內容會涉及到歷史、人物、科技、體育等各個領域,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將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前介紹給學生。但部分教師覺得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非常寶貴,拿出時間來介紹考試幾乎不考的聽力內容的背景知識,對于分秒必爭的“應試教育”而言是極大的浪費。
第四,教學設備配套不夠完善。農村初中學校并未開設專門的聽力課,更沒有英語語音室,這些因素影響了農村學校初中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滯后了英語聽力教學的順利發展。
(二)學生方面
第一,良好的學習環境的缺乏。農村初中由于受地理位置、辦學條件、周邊環境以及家長文化水平等因素影響,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只停留在英語課上,也他們學習英語的途徑,聽到英語的途徑幾乎就是英語課,課后他們得不到一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也就沒有機會聽到英語。
第二,對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學生沒有認識到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說、讀、寫”水平的高低,這就導致學生從根本上忽略教師的聽力教學。一部分學生不配合老師課堂上的聽力訓練,因為在他們看來,反正聽力不是考試范圍,聽力不好也不會影響考試成績。這種心理就會造成在聽力教學中老師無法培養學生們的聽力能力。
第三,英語口語差造成聽力能力水平低。由于升學壓力和中考的“指揮棒”,大部分學生幾乎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寫”上,忽略了口語的重要性,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單詞、句子讀音與標準發音差別很大,他們不標準、不準確的發音嚴重影響了聽力測試成績。所以,有時會出現學生聽清了聽力材料中的關鍵內容,但由于自己的發音與聽力的標準朗讀不同,學生一時想不出自己聽到的關鍵詞到底是哪個詞,造成最后的測試結果不理想。
第四,沒有掌握基本的聽力技巧。很多學生不懂基本的聽力技巧,例如猜詞、只聽關鍵詞、符號速記等方法,導致學生的聽力成績不佳。
二、中考取消英語聽力地區的農村初中進行高效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第一,教師和學生要在思想上對英語聽力加以重視。教師應加強對于英語聽力的教研,每周特定的教研時間,將聽力內容作為教研的必要內容。在七年級上學期,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讓他們了解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聽力水平的高低對于英語學習的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也要不斷地提醒,使學生在初中三年的學習中始終保持著對英語聽力的重視。
第二,做好語音語調教學。七年級上學期一定要向學生強化音標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英語發音,訓練學生聽懂類似發音的單詞,從而為聽懂一個完整的句子或者文章打下夯實的基礎。這樣在做聽力練習時,學生對于所聽內容就能做出第一時間正確的反應,不會將近音詞之間的讀音混淆,導致獲得錯誤的信息。也要求教師不斷加強自己的口語水平,給學生提供一個標準的英語口語環境。
第三,課堂上要加大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堅持做到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剛開始時可適當結合一些漢語、手勢、面部表情來輔助學生理解,或者下達一個學生不理解的指令后,立刻跟一句漢語,幾次下來學生就可以熟悉這個指令,不必漢語提示,便可“應付自如”。漸漸地,便可實現完全的英語教學,讓學生在課堂是得到不間斷的聽力訓練。在45分鐘的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加聽說訓練。
第四,教師要做好聽力技巧的指導。在平時的聽力練習中,教師的任務并不只是播放錄音,學生聽不清就再播放一次錄音,核對答案,而是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聽力技巧上的指導。例如,要讓學生養成聽錄音前首先瀏覽問題的習慣,通過問題,學生可以預測出聽力材料的大致內容,帶著問題聽錄音更有針對性,能夠事半功倍。對于填空題型,如果所填內容較多或者單詞較長,學生沒有足夠時間填寫完整,那么可指導學生速寫技巧,例如寫出單詞的首字母或前幾個字母,也可用阿拉伯數字或符號代替,這樣在一段聽力材料結束后再回過頭來將完整的答案整理到指定位置。培養學生猜測答案的能力,例如一道聽力題為Betty will go to _____ this summer.指導學生猜測空格處應該寫一個表示地點的詞,那么學生們在聽錄音時,便重點注意表示地點的詞。另一題Tony has worked at our school for ____ years.本題空格處可能是一個數詞,學生們在聽錄音時,就會著重聽數詞。掌握了類似的聽力技巧,學生們在聽力測試時,便會自信、高效地作答。
第五,擴充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若遇到某些西方文化相關內容時可配合做一些講解,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也可以鼓勵學生平時多讀一些課外書,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學生對于背景知識有一定了解,便會對所聽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減少答題障礙。
第六,利用好零碎時間。教師可以將教材聽力、課文朗讀、單詞朗讀的音頻材料整理出來,復制給學生。學生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時間打開音頻,學生在穿衣服、洗漱、上廁所、吃早飯的同時無意識地聽著這些朗讀材料,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晨檢時間、課間等時間,教師可以根據近期所學內容播放三五分鐘的單詞朗讀或課文音頻,便為學生創造了額外的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便融入英語的語言環境。學生輕松自在,沒有心理負擔。平時聽多了,課中老師所播放內容學生便能隨著錄音脫口而出,這就大大縮短教師的授課時間,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在中考取消英語聽力考試的農村初中,仍不能忽略英語聽力教學,聽力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說、讀、寫能力有很大影響。“磨刀不誤砍柴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學生的說、讀、寫能力打基礎。學好英語的目的并不是為應付中考,而是為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應用。語言的實際應用大部分便是用于交流,這就需要學生有好的聽說能力,“啞巴英語”在實際生活中是毫無用武之地的。
作者簡介:
李嵐(1988~)女,遼寧省蓋州市人,民族:漢族,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