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黃翔
【摘 要】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ICU預防VAP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將我科2016年6月-2016年11月年收治的96例行經口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組和護理風險管理護理組,護理風險管理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組的基礎上運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對患者進行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結果 護理風險管理組VAP發生率明顯低于于常規護理組(P<0.05)。結論 運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對經口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患者進行護理管理能夠降低患者VAP的發生率,對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 ICU VAP 預防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機械通氣患者常見的院內獲得性感染,將導致其住院時間延長,治療效果差,病死率高,是醫院感染主要的死亡原因[1]。護理風險管理也屬于管理程序的范疇,它能夠通過對護理工作中現存的,甚至是潛在的護理風險進行識別,進而對其進行評價和處理,讓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小,保護患者和醫院在護理風險中不受到太大的危害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紛[2]。近年研究表明,ICU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在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方面得到明顯提升,減少了醫療糾紛[3]。筆者也在前期的研究中也發現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減少護理風險、醫療風險和事故的發生 [4]。本次研究筆者在之前研究基礎上針對VAP發生的相關因素[5],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采取預防措施,對于VAP的預防取得了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6名患者患者AECOPD28例,腦出血21例,腦梗死18例,車禍致多發生16例,農藥中毒7例,其他6例;男性46例,女50例;年齡17-83歲之間。
1.2 方法
將所有病例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實驗組48例,對照組48例,兩組患者病情、年齡、性別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上對照組采用常氣管插管護理常規對患者進行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VAP發生的相關因素,采用護理風險管理采取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后的第1天、4天、7天、10天、15天、20天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痰培養結果、PCT[6]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資料錄入SPSS22. 0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檢驗水準α=0. 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后的1天、4天、7天、10天、15天、20天的PCT較,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3 討論
3.1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使用機械通氣患者多,同時病房內又不同的人員護理患者,護理管理上存在風險,運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對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管理就尤為重要,本次研究表明護理風險管理對于ICU氣管插管患者預防VAP的效果是明顯的。
3.2 護理風險識別 ICU 氣管插管患者發生VAP存在多方面的風險,如不同年資護理人員管理患者、手衛生依從性、各種侵入性操作、護工等都為患者發生VAP的外在因素。同時,患者自身也存在諸多內在因素,如年齡、疾病、自身免疫力等。護理人員要及早識別并采取相應預防策略。
3.3 護理人員風險管理培訓 作為ICU的護理人員不盡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同時在VAP的預防中護理人員既是管理者同時也是執行者,培訓護理人員樹立風險意識,早期識別患者發生VAP的風險,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預防VAP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Safdar N,Dezfulian C,Collard HR,et a1.Clin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systematic review[J].Crit Care Med,2005,33(10):2184-2193.
[2]徐玉芳.護理風險管理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5,14(11):267.
[3]賈運喬,侯桂英,王靜,等.ICU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J].河北醫藥,2016,38(12):1907-1908.
[4]王美玲.護理風險管理在重癥監護室的應用 [J].家庭心理醫生,2015,3(3):61.
[5]刁燕顏,羅萍,余江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性肺炎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J].廣東醫學,2016,5(37):137-139.
[6]]呂麗燕,李劍鋒,潘麗.血清降鈣素原監測對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診斷價值 [J].海南醫學,2016,27(3):415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