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
摘要:在教學中,盡我所能,結合本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研究、開拓農村美術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動農村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觀念;興趣;創作;評價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是以育人為根本,以課程為載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為主渠道,以質量為生命”。本人在農村小學從事美術教學工作多年,在實踐中深感素質教育在農村學校實施的難度,特別是小學美術教育,各種軟件和硬件都達不到要求,后勁不足。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教學水平,筆者就此談幾點淺見:
一、更新觀念是前提
我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用新課改的理念去指導實際教學。
(一)改革單一的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當今的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講,學生單純去聽,去模仿,課堂顯得沉悶、單調而缺乏生機,需要的是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形式多樣的、寬松而合諧的教學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要創設多個教學情境,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知識,使課堂結構多元化,學生們有合作、有討論、有評價,從而改變教學模式的單一化,提高教學質量。
(二)調動各種感官參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美術教學是要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評價美等多種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提倡讓學生“想一想”、“看一看”、“問一問”、“評一評”、“做一做”、“畫一畫”、“說一說”等多種途徑,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美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注重學生個性培養,發展學生特長
在教學中,我注意觀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等。從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因材施教,使他們的個性得以發展。對有創見的繪畫、制作及時表揚,強化學生的求異、求變、求新的學習態度,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特長。
二、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我們教師在實踐工作落實新課改精神的教書育人中,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使學生智力得到發展,能力得到培養,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一)課前準備工作要充分
有些教師說,美術課好教,一不用多講二不用考試,沒有半點壓力。其實,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眾所周知美術課對授課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很高,對于一個合格美術教師的基本要求:一是會畫,二是會教會創新,三會懂繪畫文化。現在的新教材的編排都經過精心安排的,既要考慮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又要考慮適合學生的各個年齡階段思維發展情況,還要考慮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聯系等,因此我們上課前一定要先做好各方面充分的準備,認真吃透教材再來編寫教案,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組織好課堂教學
我在深挖教材,了解新課改精神,了解每課講授的目的、重點、難點后,聯系學生實際素質基礎上設計學習活動,教學活動中注重直觀教學和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我按照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組織教學,使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美術,最后歸結到興趣上,使學生感到有興趣畫,克服拿筆就畫的通病。平時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事物、構思畫面,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想象能力,如我常帶學生寫生,畫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色,讓學生直接從大自然中獲得美的知識受到美的熏陶,達到增強興趣和培養想象、分析能力的目的。
三、尊重學生的創作
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師,應懂得尊重孩子們的創作欲望。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們,他們的頭腦中沒條條,少框框,不受什么規章和理論的約束。他們的思想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愛畫什么就畫什么。對于孩子們親手孵出的丑小鴨,美術教師應該多給他們以鼓勵和表揚。然后循循善誘,熱情輔導,切忌給孩子們潑冷水或武斷的否定。
記得一次,三年級2班學生田賢的作品引起了其他同學的轟笑:“太陽,還有綠色的?真好笑!”這位學生畫的是他家的菜園里,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綠油油的青菜,紅彤彤的瓜果,爸爸媽媽在辛勤的勞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讓同學轟笑的就是天上畫了個大大的綠太陽,發出綠色的光芒。在我的鼓勵下,他說出了自己的創作構思:“今年天氣很熱,又很久沒有下雨了,菜園里很多蔬菜都曬干了,南瓜也不結果了,爸爸媽媽天天要在紅紅太陽底下干活,很熱,很辛苦。我把火紅的太陽變成綠色的,讓它發出不熱的綠色光芒,這樣爸爸媽媽干活時就不會熱了,不用天天去澆水了,菜園里的蔬菜和瓜果也不會被曬死了。”這時,嘩嘩的掌聲響起了。孩子的思維太豐富了,孩子的心靈太美好了。作為美術教師,這時哪怕給孩子天真的創作灑上一點點污淖,恐怕以后就難以再輕易抹去了。
對孩子們百般愛護,下正確導向,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是我們美術教師的責任。尊重孩子們的原創思維,認知孩子們的潛在優勢,把學生群體擺在主導地位是搞好美術教學的有效途徑。
四、注重教學評價
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能使教師了解學生,及時啟發和引導學生,而且使教師把握好指導學生的有利時機,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努力的方向。
(一)鼓勵表揚
美術教學中堅持鼓勵表揚的評價,能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向。因為鼓勵是信任,是一種美好的情緒。當學生感到自己處于溫暖而可靠的信任中時,努力做得更出色就是他的動力。信任帶給他的心情舒暢使學生把內心潛在的美好東西發揮出來了。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只要他們能勇敢地邁出一步,不管結果如何,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真誠的鼓勵表揚,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堅定美術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自評互評
美術教學傳統的評價方式是由學生把作品交給教師,教師評價后反饋給學生。學生只是單一機械的接受。筆者認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也參與評價,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學生對他人作出評價,更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評價。還可以開一堂展評課,讓全班學生都來參與,互相評價。在自評、他評和共評等多種評價形式中,學生的參與評價促進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觀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的不斷發展。
在教學中,盡我所能,結合本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研究、開拓農村美術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動農村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們是責無旁貸的。相信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通過不斷學習,不斷交流,不斷開拓,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不斷總結,農村美術教學工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