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禮彬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于化學品企業的管理更為重視,因為生產安全不僅關乎到了國家、企業的財產安全,更關乎到了人民的人身安全。本文主要介紹了危險化學品企業火災爆炸事故的現狀,并進一步分析了產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筆者重點強調了危險化學品企業火災爆炸事故的安全管理對策。
關鍵詞:爆炸;化學品企業;火災;事故;安全管理
一、危險化學品企業火災爆炸事故的現狀分析
在天津港大爆炸發生后,全國各省積極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風險評估工作,重點對化學品企業展開了現場調查。徹底分析其中的風險和問題,并制定有關的防范措施。一些省份排除了危險因素,總體情況較為穩定,但是仍存在著諸多不容小覷的問題。例如,一些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隱患普遍存在,違規違章作業屢禁不止。危化品企業工藝流程復雜、操作要求高,而員工普遍專業知識缺乏,操作失誤較多,是引發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此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這些企業的監管,并指導其隱患整改。同時,應對企業安全管理問題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方法及應急處置措施,以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
我國的危險化學品企業發生較大級別的事故次數在不斷攀升,尤其在近幾年,發生了天津塘沽大爆炸之后,我國的化學品企業安全問題更是被著重強調,在未來幾年,國內的安全生產形式依然十分嚴峻?;馂谋?、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以及中毒窒息等這些都是化學品企業比較容易出現的事故。其中,火災爆炸不僅具有較強的危害,同時也屬于發生頻率最多的安全事故。危險化學品企業應加強防火、防爆以及危險化學品泄露等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這方面彳艮多企業仍沒有落實到位。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高處墜落、觸電等有關事故的防控,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每年的8、9月份,都屬于化學品事故爆發的集中階段,其次就屬于12月和1月?;瘜W品企業應該根據不同月份以及時間段來優化組織生產,尤其要重點做好這個時期的預防工作。
二、危險化學品企業火災爆炸的事故原因分析
1.工業園及企業整體布局不合理
當下正是國內工業園快速成長的階段,政府的優惠招商政策引得很多工業園的建設欠妥,沒有進行合理規劃園區建設,園區后期建設不完善,缺乏對入園企業的審核把關,未合理布企業。這就導致工業園在設計初就埋下了安全隱患。而企業在選址布局、規劃設計未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進,廳合理設計,導致—些企業平面布置不合理,廠內工藝裝置與廠外、廠內其它建構筑物和設施的防火間距不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2.企業的生產設備設施不合理
企業所使用的設備設施在設計、選材、制造、安裝中存在質量問題而導致儲罐、工藝管道等設備泄漏出來介質,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其他點火源便導致爆炸事故。如果電氣設備、設施設計不當、選型不符合規范要求,達不到防爆等級,或電氣設備沒有采取可靠的接地保護措施,用電線路絕緣老化、過載、接觸不良,容易造成電氣線路短路、漏電等情況,產生電火花、電弧也是極易引起火災爆炸。
3.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
企業未結合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落實各項安全監控措施,危險化學品沒有按照其儲存要求進行存放等。對于易泄漏的閥門、法蘭、泵、管道等部位未能夠實現定期檢查、檢驗,對設備設施,泵、管道及附件存在的質量缺陷或事故隱患,沒有及時檢查和整改。企業未制定嚴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管理工作職責不明,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未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員工未經培訓或教育培訓不夠,未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
三、危險化學品企業火災爆炸事故安全管理的策略
1.優化工業園和企業的布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危險化學品企業建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政府應鼓勵化工企業集中遷移至化工園區,鼓勵企業進行革新工藝、節能減排。要強化園區布點和總體規劃的論證,避免出現安全隱患、資源浪費和無序競爭。加強現有企業安全衛生方面的管理,落實減排防污措施,減少毒塵排放。根據化工園區不同企業的生產加工、物料管理情況,對危險化學品進行分類儲存,并且合理地布置車間、辦公室以及操作空間。對于一些廠內工藝裝置與廠外、廠內其它建構筑物和設施的防火間距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應讓企業限期整改。完善配備園區的應急保障物資,整合園區內各企業所配置的壓力、溫度、液位、泄漏報警等自動化監控措施,構建園區一體化應急管理信息平臺。
2.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培訓教育
企業火災爆炸往往產品泄漏及管理不到位從而引發事故,企業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員工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特種作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新員工上崗前必須經三級安全培訓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崗,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企業應定期向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嚴禁企業員工有章不循,冒險蠻干,違規操作等現象。企業應定期對防雷、防靜電設施、電氣安全、易泄漏的閥門、法蘭、泵、管道等部位能夠實現日常檢查并檢驗,發現隱患,應立即整改,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企業應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使各生產環節和相關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程等規定,達到和保持規定的標準,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安全水平。
3.完善企業應急體系
企業應建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成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裝備,提高事故的搶險救援能力。加強對員工的應急能力培訓,定期進行演練,不斷提升企業的應急能力。通過對演練過程進行記錄、分析、總結和評估,及時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訂、完善,得到持續改進。
4.加強監管力度
政府部門應加強安全監管,定期對危險化學品企業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應限期讓企業整改,未經許可不得擅自生產、經營。加強對化學危險品的運輸和管理,尤其在化學事故頻發的季節、時間段以及多發的區域,加強監控,加強對企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考核,提升企業管理的水平。
5.強化有關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國家事故報告體制,規范相關的事故標準,全面建立事故的數據庫,以此來提升事故調查的透明度與有效力度,加強對重傷、輕傷的統計分析工作,為今后的安全事故處理明確導向。企業方面,要切實履行有關的法律法規,落實各個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實行防火責任制。企業應定期對關鍵區域進行審核和檢查,實施定時監督,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提出,并要求相關部門整改,對待違規要嚴格進行處理,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結語: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的化學品企業數量在不斷攀升,這也使得我國發生化學工業火災爆炸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尤其是當下企業事故頻發,重大事故增長的趨勢,使得我們不得不關注其中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和政府聯合行動,加強企業安全管理,落實責任,及時消除危險化學品企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制造安全、和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