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燕英
摘要:完整的市政工程路面由三部分組成,即路面墊層、路面基層以及路面面層。組成部分各司其職,獨立但統一協調作用,其中直接受力和發揮擴散應力作用的是路面基層,路面基層成型質量的好壞決定著整個市政路的質量,是整個施工的重要控制點以及技術難點。現階段,在我國應用較廣泛的路面基層有兩種水泥穩定級配碎石以及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本文將從這兩種路面基層的施工全過程加以分析討論,對于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路面基層提出了質量管控措施以及施工的注意要點。為建造質量更好的路面基層做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路面基層:施工技術:改進措施
前言
近十年以來國民經濟增速一直維持在高位7%左右,經濟的增長的一大關鍵就是資源流動,資源流動必然少不了運輸,十年經濟增速期也是交通路況劇變期,體現在三個方面:車流量持續增加,大型運輸車輛以及超載行駛情況持續增加,道路的壽命越來越短。新的世紀,面臨新的挑戰,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戰略計劃是擴大內需,這更對市政運輸提出了挑戰,對市政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所以質量更加穩健的路面基層越發重要。本文將對現階段常見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瀝青混凝土基層加以研究和探討。
1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技術
工程中常見的“水穩石”及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它由骨料與填充物兩部分組成。其原理是級配碎石作為受力骨架,骨架的縫隙以合適的膠凝材料和石灰漿加以填充,繼而擠壓密實,形成穩定一級配良好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的強度高,且強度主要由碎石骨架承擔,依靠填充物(石灰漿、膠凝材料)的嵌入、擠密、鎖結使得“水穩石”基層的密實度很高。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的特點有:道路成型早期強度高,隨著市政路的使用時間增加,強度持續增加,且很快形成板體作用,整理受力效果良好;在耐久性與適用性方面,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抗壓承載力強、與面層結合整體受力性能良好、由于密實度高,抗滲性和抗凍性、穩定性較好;基于以上原因,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路面基層較多地在工程建設中應用。
1.1常規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施工全過程技術
“水穩石”的拌制。水泥穩定級配碎石通常采用性能穩定、拌制高效、質量可靠的碎石攪拌機,拌制最基本的要求是滿足每一施工階段的用料產量和質量,為了確保骨料直徑滿足要求,需要在出料口設置鋼筋網篩選器,對于超尺寸的碎石骨料,嚴格篩除。同時攪拌需要按照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做好配合比,按照配合比進行拌制。拌制后的混合料需要級配篩選檢驗、水泥用量鑒定、預留試塊做強度、滲水性和抗凍性檢測等。
“水穩石”的運輸。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的運輸包括裝料、上路兩部分。裝料時需要根據指揮人員指示,分三個區位進行,即運輸車輛的前、中、后,裝料需看準裝料控制線,嚴禁越過控制線。在上路過程中,“水穩石”的運輸得采取覆蓋,防止水分蒸發,且初凝控制時間必須預留澆筑時間,運送在作業現場時,運輸車輛需掉頭,倒車空檔面向攤鋪機,且與攤鋪機保持30era左右距離。
“水穩石”的攤鋪。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的攤鋪一般由兩臺攤鋪機進行前后攤鋪作業,前后相距5-8m,攤鋪范圍需要左右搭接,搭接寬度為10-15cm,需攤鋪、碾壓步調一致;為確保攤鋪質量,兩臺攤鋪機的速度、攤鋪厚度、松鋪系數、振動頻率需要保持一致,攤鋪搭接接縫保持平整。攤鋪機的攤鋪行駛速度應保持在1-2m/min且勻速行駛,攤鋪過程不得突然變速,行駛速度、物料拌和、運輸能力三者應匹配適應。攤鋪作業應保持穩定、不間斷、不停滯,且物料需保持充足,以避免停機等料情況的出現。攤鋪厚度、高程需嚴格控制,一般采用鋁合金橫桿輔以鋼絲繩控制,且必須對高程控制裝置加以保護,以避免厚度不均勻。
“水穩石”的碾壓。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碾壓首先需要的就是壓路機,一般選擇用3臺22T振動式壓路機,或者2臺26T、30T膠輪壓路機。壓路機碾壓是應保持輪跡重疊約1/2輪胎寬度。碾壓速度控制在前1-3遍1.6Km/h左右,若仍要繼續碾壓速度可適當提高,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碾壓應在混合料初凝前(無經驗時可根據實驗數據)完成。
“水穩石”的養護。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碾壓工作一般分段進行,而養護工作一般在碾壓后立即進行。養護前,首先檢查基層施工質量,繼而覆蓋濕潤草墊于基層面上,時間約2h,最后灑水車灑水養護,養護階段基層需要保持濕潤。“水穩石”的養護時間一般不低于7天,且必須保持濕潤養護,期間禁止車輛通行,以避免損傷結構,通車前需要清理覆蓋物。
1.2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質量管控措施
材料的管控。質量合格的材料是拌制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的基本條件。“水穩石”主要由粗集料、細集料、膠凝材料組成,材料進場、拌制前需要嚴格檢查,避免不合要求的材料進場。
水泥用量的管控。材料質量合格后需要控制各材料的摻量,其中水泥用量需要嚴格控制。水泥穩定級配碎石中水泥作為骨架的填充物和粘結物,當水泥用量過小時,使得骨架填充不密實,路面基層承載力下降,不能滿足受力要求;當水泥用量過大時,水泥的硬化過程中,易產生裂縫甚至是貫通裂縫,使得路面基層整體性難以保證;所以水泥用量需要保持在科學合理的范圍。
含水量的管控。混合料中的含水量(含水率)影響著路面基層的壓實度,最佳含水量(含水率)受施工時溫度、濕度以及運距影響,施工過程中需要設置專職實驗崗位,以分析材料中的含水量,保證含水量(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范圍內。
2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施工質量管控技術
瀝青混凝土與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路面基層大同小異,在工程使用范圍與物料配置方面存在區別,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的全過程以及管控技術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墊層質量的管控。路面基層施工前,需要對墊層土(自然狀態土)進行分析,確定最佳含水量(含水率)與最大干密度兩個參數,以使得確定最大墊層土緊密壓實,由于瀝青混凝土基層的整體剛度不如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此做法是以防止路面基層的不均勻沉降。
水害的管控。由于市政工程路面設計一般會找坡,則路面水害情況一般可以避免,最易出現事故的是基層下整體透水,引起整體結構性破壞,為避免水害的發生,對于路面表層需要加以防水層,避免水透入墊層,防止破壞路基。
裂縫的管控。材料而言,引起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的收縮,如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需要對水泥及摻水量進行控制,使用前需要對混合料的塑性指標進行核驗,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混合料方可使用,此外可以在混合料中摻加減水劑,減少水的用量,以減少裂縫。
養護質量的管控。瀝青混凝土路基與“水穩石”路面基層養護要求一致,需要覆蓋濕潤養護,且養護時間需要達到強度要求,灑水車淋水時切忌噴灑,以防沖刷半成品,造成質量缺陷,冬季需要保溫養護,且在邊角處養護與保護同時進行。
3結語
路面基層的質量好壞對于市政工程道路的承載力、適用性、耐久性有著重要影響,作業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文章對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路面基層與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的施工技術全過程進行了探討,對于不同的路基,管控方法大同小異,但又需要針對性,路基涉及材料、施工作業過程以及后期養護是施工質量提升的三大著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