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巖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實踐教學是否能得到有效展開的關鍵是教學質量的好壞。教學改革在近幾年不斷深入的發展,使職業院校對于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進一步加強,對教學模式開展創新性的改革,充分發揮學生潛意識里的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機械加工 實踐教學 創新 選擇
隨著全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機械加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機械設備機械加工業發展非常迅速,相信機械加工業會持續并且強勁地發展下去,機械加工業必將掀起一股新熱潮。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機械加行業人才緊缺,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教育體系還不完善,教學條件、教材內容、教師素質都限制了實踐教學作用的發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而專業建設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然而現在機械加工技術日新月異,設備更新非常快。這些因素就導致學校的實習設備不能跟著機械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而更換,甚至很多學校的實習設備與目前的機械加工設備相差很遠,十幾年前就被淘汰,實習價值很小。
一、合理地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選擇
當前,各大職業院校均不約而同的以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為目標,將教學時間安排得較緊湊,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較為固定。機械加工的課程除了要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外,還需要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能,這一點對于專業課教師來說其教學任務的難度又加大了,比如在機械加工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介紹金屬的類型與性能,同時也要講解機械加工的不同工序,在這樣繁重的任務下,學校對教學的課時并沒有增加,教學難度卻加重了。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其次是有側重點的講解重點知識,這樣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教學效果,并且不影響教學質量。
二、以興趣為引導,打造體驗平臺
在機械加工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是打造創新教學的首要前提。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打造體驗的平臺,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練習當中,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鞏固自身能力。而且,機械加工本身就是一個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是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實踐訓練中要調換學生和教師的角色,讓學生成為操作的主體,由教師現場指導。這樣既能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又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能動意識的養成。具體以“根據工藝流程制定中等復雜零件”的實踐操作為例。在條件準許的情況下,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操作,讓小組內部各司其職,比如A來負責操作,B來負責記錄過程。當第一輪操作完成后,再由B來負責操作,A來負責記錄過程。這樣,全體學生不但都能獲得操作的機會,而且還可以在記錄的同時進一步認知理論,讓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又如機械制圖課程,該門課程要求學生看懂一般的零件圖和簡單的裝配圖,學會查閱教材中常用件、標準件和有關資料。所以,在實踐操作中,可以隨機選出一組機械的制圖供學習小組觀察,然后由小組內各個學生分析出裝配圖中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并嘗試寫出安裝流程。
三、通過多媒體來開展相關的教學
伴隨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多媒體來開展相關的教學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將多媒體運用到機械加工教學中可以更方便該課程的有效開展。如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遇到難以進行實踐的內容,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幻燈片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來增強學生的記憶。利用多媒體來進行相關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也可以讓學生對專業知識更好地進行掌握,使實訓過程得到了強化。
四、合理利用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
為了給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學習的廣闊空間,學校可采用校企互補的形式,充分發揮企業的資源優勢,以彌補指導教師在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上的不足,使得職業院校同企業間的距離縮短。職業院校機械加工專業學生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必須合理地利用。校外實踐,與校內實習相結合,在校企結合當中,教師可指導相關知識與理論,而在同企業工人的交流中,收獲豐富自身的專業經驗。通過校外企業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身心與行業之間能得到零距離的接觸,讓每個學生都投入到一個職業角色中。同時,加強了學生對行業的廣泛認識以及對專業需求有一個全面的分析認識,及時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以方向來適應新的需求,更好的認知未來崗位的基本狀況,并且適應與從事專業技能工作,建立自己的優勢。這樣的實訓教學,不僅深化了教學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大大提升了實踐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理論素質均得到了提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糾正應試教育中的錯誤學習慣性,為理論知識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學習的針對性,以彌補學校設備不足的缺點,最終達到促進教與學的目的。
總之,在職業院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中,各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不但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生產技能發展形成一定的制約,而且還嚴重影響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職業院校必須轉變教學模式、教學理念,不斷創新,選擇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內容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提升機械加工實踐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晉源.淺談如何提高機械加工實踐教學效果[J].科技致富向導,2013(27):4367- 4369.
[2]張浩浩.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4):170-173.
[3]田炳彬.機械加工項目教學研究與實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1(5):7908-7909.
[4]胡銳.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5]鞠興祥.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實踐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09(8).
[6]許春英.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究[J].職業,2015(5).
[7]黃遠豐.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機械職業教育,2004第10期.
[8]王漁洋.一體化教學中專業理論教學方法研究.科學教育家,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