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十八大以來,在“新常態”下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全面抓好大學生入黨前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更要做好大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形成長效機制,把學生黨支部建成學習型、服務型、發展型和創新型的基層黨組織。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與國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建立、健全和完善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也是我們黨把大學生黨員培養成社會的優秀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機制,是當今高校黨建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高校必須要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培養大學生黨員,用健全的長效工作機制,管理大學生黨員。大學生黨員的質量是我黨生命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我黨在執政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影響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證。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的研究對高校的黨建工作也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研究的意義
加強黨員教育培養工作,是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素質,保持大學生黨員隊伍先進性、純潔性的根本途徑。加強大學生黨員培養必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等。高校大學生黨員群體是黨的隊伍中最年輕、最具活力、最具創造力的,大學生黨員又是掌握著科技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中堅力量。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對大學生黨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對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是非分辨能力等提出較高的要求,所以只有把好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的入口關,才能樹立先進典型,才能不斷增強黨員的服務和責任意識,才能在“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上發揮作用,才能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
二、強化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的必要性
進一步健全和強化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數學生黨員,從小生活無憂無慮,社會實踐經驗缺乏,組織觀念、團隊意識淡薄。為了能有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提出了多種方案。大學生黨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是祖國發展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黨員的成長成才和綜合素質,影響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和失敗。因此,高校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健全完善和強化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機制具有強烈的緊迫感和必要性。與此同時,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也是保證管理機制的客觀要求。大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對促進優良學風、校風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反之,一個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也會帶來消極影響。所以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不可或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和優秀的大學生黨員,使其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
三、構建大學生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促進高校人才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我們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和政治靈魂,大學生黨員只有堅定不移的跟黨走,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高校基層黨組織必須要抓住黨建育人這一核心,使其與高校的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有效貫穿于大學生黨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完成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和高校人才培養的結合與統一。
(二)建設大學生黨員的長效管理機制
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等,才能把握好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的標尺。應該充分利用黨員活動載體,創新工作方法,構建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
高校針對大學生黨員發展和黨員的教育培養都有基礎的管理機制,如何利用好現有機制,如何健全和落實好現有制度,是值得所有黨建工作應該思考的課題。比如說:如團組織推優,黨員發展、轉正、民主測評、三會一課等等,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將這些制度的貫徹落實,可以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
高校黨建還應依托科學的管理手段,在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和管理上,可依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專業的學生黨員,分別制定不同的符合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開展分類管理。利用網絡開展黨員教育,像開展網絡思政一樣開展網絡黨建教育和管理,利用大學生常用的社交工具開展黨員的日常管理。除了黨員的日常管理制度外,還要建立黨員管理目標任務書,明確努力方向,定期檢查落實,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調整。
高校黨建還應建立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比如開展大學生黨員擔任班級思想輔導員,開展大學生黨員助班計劃,讓學生黨員向普通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聽取意見和建議,幫助同學們解決實際問題。堅持黨建帶團建,在團支部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切實增強黨團組織的凝聚力。建立學生黨員做服務日、接待日等制度,切實為師生員工和社會服務。
(三)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監督機制
大學生黨員建立健全組織生活會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建立健全群眾監督制度,通過建立黨員宿舍掛牌制度、樹立大學生黨員的先進典型,讓同學們了解黨員,監督黨員,以此來不斷激勵大學生黨員不斷進步。同時,加強管理,堅持按黨章辦事,建立、健全和完善黨內外監督機制,保證大學生黨員的健康成長,構建大學生黨員監督教育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黨員發展教育流程和建立學生黨員監督小組,充分發揮群眾對學生黨員的有效監督,保證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質量。
(四)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考核制度
大學生黨員的考核內容依據黨員的標準,大學生黨員素質的提高離不開黨組織對其的不斷培養和教育。考評機制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保證。因此,以提高大學生黨員的質量為核心,是培養教育長效機制建設的基礎工程。以“全覆蓋、多渠道”為指導方針,高校大學生黨員的考核機制包括日常學習、社會實踐、評估考核等。其中日常學習是重點,社會實踐是關鍵,考核評估是保障。加強對大學生黨員日常考核,定期進行檢查,通過撰寫學習心得和思想匯報等方式,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黨員考評方法要與民主測評相結合,每學年考核一次,填寫《考核測評表》,聽取黨內外同學的意見和建議,做到公正、公平和公開。黨支部可以根據考核指標進行分析,對考核結果進行反饋,使學生黨員對自己的考核結果了解,使之有更好進步空間。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整體素養,從根本上促進大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