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惠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在經營發展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提升內部管理成效,加強內部控制顯得尤為關鍵。從業務層面上來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有助于深層次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崗位責任制,加強前事、事中、事后的信息監督和管理,切實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實處。此外,在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中,需要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就其中伴隨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把握工作要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持續深化改革。本文就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展開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合理改善對策,提升內部控制成效。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新形式下,建立和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順應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需要,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需要。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推進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和財政部門預算管理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不僅需要加強單位層面內部控制,也要注重從業務層面來構建完善內部控制,切實將各項責任落到實處,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并做好內部控制評價和考核工作。為此,本文試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提出加強和健全內控防范機制的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一、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預算控制缺陷
在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中,在預算控制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生存和發展。在預算控制缺陷中,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彈性過大:(1)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行政事業單位目前使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從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項預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數額的大小。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習慣于以上一年度的實際支出數為基礎進行增減,沒有全盤考慮本單位的事業發展目標,憑以往的經驗和主觀理解的傳統模式來編制預算。部份單位預算編制粗糙,內容簡單,對全年工作缺乏充分地預測與詳細的規劃,編制的預算計劃性、預見性、連續性較差。(2)預算管理不規范: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項業務的工作開展,由于業務涉及較廣,內容較為復雜,工作量較大,無法將全部業務和預算經費進行準確、高效的管理,沒有設置相應歸口部門進行業務預算的審核或預算編制全過程管理。甚至經常出現預算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就反復追加的現象,造成預算管理工作無法有序開展。[1]。
2.預算審批不合乎規程。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審批中,不合乎規程的現象較為常見,很容易在后續實際工作開展中埋下一系列隱患。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中,更多的是局限于整體層面上的費用支出總額控制,未能將預算工作細化落實。部分單位對于預算管理的認知還存在一定的局限,雖然根據費用支出方向進一步分解預算指標,但是最終的結果往往無法得到足夠的關注,實際工作中執行力度較差,實際支出和預算指標不相符,影響到預算管理的工作效率[2]。
3.預算執行流程不完善。在預算審批執行中,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自身規模和資金實力不同,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是設置較為單一、簡單的審批規則,未能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劃分預算執行審批類別。如果在這樣簡單、統一的規定下審批預算,無法有效對其中伴隨的風險監控和管理,權力集中在某個部門和人員身上,影響到單位內部的公平、穩定。
(二)收支業務控制力偏低
行政事業單位收支業務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更多的表現在專項經費支出控制方面,部分單位無法使用合理有效的收支業務控制手段,或是制度不完善,抑或是流程不完善,未能全方位的實現預算收支控制。同時,在經費審批權限問題上模糊,未能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和制度,審批程序不完善,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創新[3]。
(三)資產控制和管理混亂
財政部門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在資產分配和管理中,往往需要綜合考量資金的分配,避免存在重投入輕管理的現象。而現實中財政部門卻很少考慮如何加強資產管理和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行政事業單位由于領導干部自身認知水平偏低,對于資產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大部份單位未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
二、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對策
(一)健全和完善會計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控制力度
1.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應該著重加強經濟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為后續管理、監督和決策工作提供堅實的參考和保障,促使各項工作可以細化到實處[4]。2.注重會計憑證控制工作的開展,嚴格遵循相關原始憑證業務處理要求,做好原始憑證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審核,并尋求合理措施予以控制。3.加強財務報告編制,應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嚴格遵循財務報告編制的要求和規范,確保財務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為后續經濟管理和決策活動的開展提供充分的參考依據。4.加強財務人員和會計機構的管理。
(二)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升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在經營管理工作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成效,應該廣泛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切實提升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切實將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信息系統中涉及內容較廣,覆蓋到單位財務預算工作的各個環節,實現對預算執行的全方位控制,為后續預算管理和控制提供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5]。
(三)優化經濟業務流程,明確業務控制要點
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中,應該注重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把握行政事業單位性質和經濟業務范圍,明確單位重點經濟業務,著重加強風險控制,落實崗位責任制,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嚴格遵循規章制度和要求開展工作。同時,注重單位業務流程設計的優化,加強崗位之間的聯系,切實將監督工作落實到實處。建立以預算管理為主線,資金管控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框架。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中,優化單位內部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流程,嚴格遵循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切實將工作落到實處,一旦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有效尋求合理對策予以解決,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余華.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4,8(06):66-76.
[2]劉曉凌.關于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7(08):219+221.
[3]高嵩,王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探索——以S海事部門為例[J].財務與會計,2015,22(11):49-50.
[4]李巖.初探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突出難點和解決對策[J].會計師,2015,31(14):54-55.
[5]郭軍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2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