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艷娟
【摘要】目的 研究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復中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給予對照組呼吸內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后肺功能指標。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手段的實施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臨床肺康復療效,臨床普及價值高。
【關鍵詞】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1.0.02
Overal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applied research
WANG Yan-jua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respiratory medicine,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May,2015-May 2016 COPD patients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5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5 cases.Respiratory medicine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th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lung function index.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the 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and 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ratio(FEV1/FVC)lev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clinical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Overal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pplication effect
COPD為臨床一種以氣流受限為表現特征的慢性疾病,多伴有氣喘、胸悶等癥狀,損壞患者的呼吸功能,嚴重制約患者正常活動[1]。臨床治療發現,肺康復是一種針對日常生活能力較差及有癥狀的患者所采取的全面、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利于促進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運動耐力,提升其整體康復水平[2]。鑒于此,本研究將研究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在COPD患者肺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COPD診斷相關標準[3],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女14例,男11例;平均年齡(63.28±6.07)歲。對照組女13例,男12例;平均年齡(62.79±5.68)歲。兩組基本資料分析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呼吸內科常規護理,進行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及呼吸功能訓練等常規干預。觀察組則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手段,具體步驟如下:①組建護理小組,通過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掌握呼吸及運動訓練方法,同時學習肺康復相關知識,每位護理人員分管8~10名患者,實施8 h上班及24 h責任制,對患者采取院內、院外連續護理措施;②心理干預:采取全身放松、音樂療法及傾訴法等有效調節患者不良思緒,促進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③運動訓練:通過爬樓梯及步行訓練等提升患者運動耐力,步行:2次/d,在患者呼吸平穩狀態下,加快其步伐。爬樓梯:30 min/次,2次/d,若出現氣喘及心慌現象,則待緩解后繼續運動;④呼吸訓練:評估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態,針對性采取呼氣操、縮唇呼吸法以及腹式呼吸法等改善患者肺功能;⑤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督促其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并囑咐其堅持家庭康復訓練。
1.3 評價指標
研究兩組干預后肺功能指標。應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患者出院后6個月時肺功能,包括:FEV1及FEV1/FVC。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干預后觀察組FEV1及FEV1/FVC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COPD為一種臨床較為多發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長且易復發等特點,給人們健康造成極大威脅[4]。受到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的影響,COPD的臨床患病率日益上升,由于該病遷延難愈,臨床治療效果不盡理想,而患者在長期治療中也極易產生厭倦、懈怠等情緒,阻礙治療進展,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5]。因此,在COPD患者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同時,給予其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手段極為重要[6]。
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為護理人員向患者主動積極的提供幫助、患者自主配合及社會支持的全方面高效結合,旨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康復效果。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從心理干預、健康宣教、運動訓練及呼吸訓練等方面出發,通過有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計劃性的護理方案促進調節患者心態,提高其治療動力。同時有效結合健康宣教措施,提升患者對病癥、健康知識的認知能力,促進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有效建立。此外,結合運動訓練及呼吸訓練等干預措施,促進患者的運動耐受力及肺功能改善,同時強化家庭督促及配合力度,促進患者持續、科學的進行各項功能鍛煉,加快肺功能的恢復,利于保持長久融洽的護患關系,為醫院創造出更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6個月時,觀察組FEV1及FEV1/FVC水平優于對照組,表明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促進患者肺康復治療的臨床依從性提升,增強患者肺功能。
綜上所述,整體責任制護理干預手段的實施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臨床肺康復療效,臨床普及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高 靜.綜合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J].職業與健康,2016,32(14):2013-2016.
[2] 張 艷,齊春桃,石 慧.優質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07):1371-1372.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4] 朱素翠,譚小芳,嚴 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04):476-478.
[5] 彭洪春,晏 娟,靳秀英,等.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縮唇呼氣訓練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2):1987-1989.
[6] 李平東,陳佩儀,李桂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及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9):1068-107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