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彥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職學生合作學習的四種現狀,結合合作學習的特點和重要性,論述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合理劃分小組、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等四種應用方式,以期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益、學業成績和學生的交往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重要性 互學互教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B-0042-02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深入課堂,如禮花般在課堂上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它以絕對優勢取代了傳統課堂上的一言堂、滿堂灌、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使英語課堂變得生機盎然,妙趣橫生。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的學習策略,由兩名或多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結意識,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最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一、合作學習的現狀
(一)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
合作學習模式并沒有從學習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地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在課堂上就會出現:部分后進生或不善言辭的學生基本上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只能說幾句很簡單的英語;而基礎好的活躍的學生則滔滔不絕,幾乎占據了絕大多數合作時間,合作學習就變成了個人的 show time,并沒有達到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目的。這種學習方式只注重合作形式并沒有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這樣的合作只會降低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分組不合理,分工不明確
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隨意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而是要考慮學生各方面差異,也要考慮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分組。在課堂上,為了就近和方便,教師直接把學生分成同桌一組或四人一組討論,并沒有從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性別等異質進行劃分小組,有的學習小組普遍能力強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就好;而有的小組普遍基礎差的,遇到稍有難度的合作話題時,可能就只能處于觀望狀態了。
(三)問題過于簡單,缺乏合作的時效性
問題科學合理的設置不僅能讓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參與到互助合作中去,還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朝正確的思維方向發展。但是,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并把這些問題放在合作學習里討論,學生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回答出來,看似課堂氣氛很活躍,合作貌似很深入,但實際這種形式已經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合作的時效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四)評價方式單一
每次小組討論結束以后,教師一般只請幾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只重視對結果的評價,忽視合作過程的評價,缺少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創新意識等進行全方位的評價,特別是較少關注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學生。這種不全面的評價方式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消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合作學習的特點以及重要性
(一)特點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研究的,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即把不同性別、性格、學習水平的學生分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有更好的交流,進行互學互教,一起完成任務;然后教師向學生講授學習內容,每個學生不僅自己要認真聽講,而且還應督促幫助同組成員認真聽講;小組合作活動是最關鍵的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積極交流、討論,大膽發表意見,相互幫助,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活動完成以后,教師對小組的合作及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對合作存在不足的小組加以引導和糾正。
(二)重要性
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師生間和學生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給每個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鍛煉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評價他人的同時,學會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三、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建立結構合理、互幫互助的合作小組是有效地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也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中職學生大多在十五六歲,好奇心強,學生之間能力、興趣愛好和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合作小組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合理搭配好小組成員,讓每個成員都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成員之間能夠互相交換觀點,從而共同提高合作的效率,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分組前,教師要對學生各方面作全面了解,然后遵循異質搭配的原則來組建合作小組。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要求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充當一個角色,完成一項任務。如小組討論的主持人、記錄員、發言人等,目標清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鼓勵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這樣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長處,特別是給那些膽小的、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保證了同一時間有多數學生乃至全部學生參與發言,打破了過去“一人發言全班聽、優生發言差生聽”的局面。
(二)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
合作學習是學習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事實上,不可能所有課堂學習內容都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因此要根據教材內容需要和學生的現狀來進行選擇。
以《英語(基礎模塊)》Unit 7 A Healthy Lifestyle For Better Performance 的課后練習為例,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整體把握之后,將學生分組,討論問題,例如:
1.List at least three health tips.
2.Do you have any other advice on how to keep healthy?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add them to the list.
3.Look at the food pyramid and make a healthy diet for Li Hua.
Breakfast: Lunch: Dinner:
討論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相互交流意見,然后各組派出一名代表發言,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是等待和觀望,而是深入到各小組中去,了解合作的效果、討論的進展等,最后作總結呈詞。
《英語(基礎模塊)》Unit 10 Fun Time 也可采取這種教學方式,每個小組介紹一種西方節日。課前讓他們上網或去圖書館收集資料,在用多媒體完成課文教學后,然后將全班學生按照英語基礎、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分組,組內推選成員以對話、短劇等形式表演。
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觀念。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形式多種多樣,按合作的人數來分,有同桌合作學習、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分四大組合作學習等多種形式。按合作的內容來分,有預習合作、朗讀合作、問題合作、游戲合作等。在英語教學中,如果經常采用一種合作學習方法,學生會感到厭煩,沒有新鮮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會太高,合作學習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運用不同的合作學習形式。在朗讀英語對話時,筆者一般采用同桌合作學習方式,筆者讓學生兩人合作分角色朗讀,再選出幾組在全班朗讀,讀后師生評議,及時糾正讀錯的單詞、讀錯的句子語調以及停頓不對的地方,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上《英語(基礎模塊)》Unit 2 What do you do?之前,筆者采用預習合作的方式。課前筆者要求每組的學生回去收集關于職業的英文單詞,然后課上分四個小組,每組學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關于職業的單詞列在黑板上,哪個小組在指定的時間內列得最多,正確率越高,哪個組就獲勝。這樣老師就可以及時檢查大家的預習效果,淡化了教學難點,減輕了課堂的教學負擔,同時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學習熱情高漲,合作學習的目的就順利達到了。
(四)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好的評價是“激勵武器”。教師的評價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的重要途徑,同時對激勵學生參與合作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要具有針對性、激勵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可以有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模式制定“小組學習評價表”如下:
我們通過評價表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進步情況和合作精神等,正確地把握學生之間合作意識的差異,對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做得不好的地方尋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改進措施,進而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實踐證明,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當今素質教育需要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說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相互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指出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取長補短,借鑒別人好的觀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明集體的力量是無比強大。因此,中職英語課堂需要合作學習,來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能力,使中職學生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