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峰
[摘要] 目的 分析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在預防和控制患者發生并發癥的積極作用。 方法 在2014年11月—2016年2月時間區間之內,擇取該院接診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遵照患者的就診時間持續隨機劃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44例。參照組行常規教育干預,研究組行健康教育,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統計學比較測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臨床中實際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行系統性健康教育,相較針對患者行常規教育,能夠促進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值得在臨床醫學實踐過程中加以推廣普及運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控制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047-02
2014年11月—2016年2月,該院以接診的部分糖尿病患者作為臨床調查研究對象,在針對患者實施傳統健康教育基礎上,促進了患者臨床并發癥發生率的顯著降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11月—2016年2月時間區間之內,擇取該院接診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遵照患者的就診時間持續隨機劃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44例。研究組中共計涉及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該組所有患者的年齡數值分布介于26~79歲之間,平均年齡測算值為(54.1±3.5)歲,平均病程測算值為(12.3±1.5)個月,參照組共計涉及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3例,該組所有患者的年齡數值分布介于24~76歲之間,平均年齡測算值為(48.1±5.3)歲,平均病程測算值為(13.7±2.3)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臨床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充分可比性。
1.2 臨床教育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教育,其主要教育內容包含基礎住院行為指導、定期常規檢查,以及基礎性出院指導等。在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初始階段,護士要帶領患者全面熟悉住院病房內部環境,以及基礎性應用設施的配備狀況和使用要點,助力患者實現對醫院內部和外部各項基礎性情況的全面準確認識。而在在患者接受具體化的臨床住院治療處置過程中,護士要積極協助和指導患者按時接受各項臨床常規檢查項目,要明確告知患者在接受各項臨床檢查過程中的基礎注意事項,督導患者注意檢查時間的及時性和合理性。在患者出院之前,護士要指導患者患者初步了解出院后治療過程的基本注意事項,督導患者出院后積極配合后續治療干預過程,并定期實施院后護理回訪,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病情變化特征。研究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士要在為患者實施入院后常規教育基礎上,結合患者實際具備的基礎性性格表現特征、文化素質建設表現狀態,年齡特征以及臨床癥狀表現特征等差異,針對患者選取和運用恰當的教育督導方式,實施健康教育。
①個別指導式健康教育:護士要運用一對一的健康教育督導實施方式,針對單純性表現血糖生理指標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鑒于該部分患者屬于較為典型的糖尿病危險人群,因而護士在針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要督導和協助患者實現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全面認識,比如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糖尿病的預防處置方法,以及糖尿病臨床病程發生演化路徑的控制手段等內容。并借助上述健康教育環節的具體開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群體的并發癥發生可能性。
②小組集中式健康教育:護士要結合患者實際具備的臨床病情表現特征,文化素質水平,以及年齡特征等差異,將患者具體劃分為多個健康教育小組,并以患者小組為研究對象,針對患者展開具體的健康教育干預過程。要以患者的臨床治療處置效果作為基準,鼓勵患者在參與小組式健康教育過程中,積極講述自身在接受糖尿病臨床治療處置過程中的主觀感受,要指令已經獲取較好臨床治療效果的患者,積極主動講述自身接受治療處置的具體過程,全面總結自身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獲取的基礎心得,分享自身在配合開展臨床治療處置過程的基本經驗;與此同時還要指令糖尿病臨床癥狀折磨的患者,全面認知自身的機體感受和生活狀態,從而保證和促進其他相關患者充分認識接受糖尿病預防性治療處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促進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水平實現程度顯著的改善提升。在以患者小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護士要與臨床醫師和營養師共同為患者講解和介紹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行為習慣注意事項、血糖生理指標測量監測基本方法以及相關知識,指導和協助患者學習掌握胰島素藥物注射的正確操作方法。
③統一式健康教育:護士要定期為患者舉辦專題性糖尿病基礎知識健康教育班,并以班級組織形式為患者展開具體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要結合班級內糖尿病患者群體的共有性臨床癥狀表現特征,針對患者全面講解和介紹糖尿病的基礎性臨床治療處置方法,臨床治療處置進展指標和判斷方法,應用性預防措施,血糖生理指標測定方法;常見臨床并發癥的癥狀表現以及具體病理知識。要通過上述健康教育實踐手段的具體開展,確保糖尿病患者能夠實現對藥物治療方法、運動治療方法,以及飲食治療方法臨床效果獲取狀態的全面清晰認識。
1.3 臨床評價指標
該次研究過程中,基于統計學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深入,糖尿病的臨床報告發病率水平呈現的表現顯著的逐年提升趨勢,給我國普通民眾群體的基本生存質量造成了極其顯著的不良影響[1-2]。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生理指標水平顯著升高為主要表現特征的,因人體血糖代謝生理機制異常或者是免疫系統病理性缺陷而導致的,嚴重慢性疾病[3]。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病程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患者通常會出現多尿、多飲、身體消瘦等臨床癥狀表現特征,并且患者具體表現的臨床癥狀特征,與患者機體內部胰島素分泌和代謝生理過程的異常表現特征具備直接相關性[4-5]。糖尿病給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在于患者的臨床病程的具體發展演化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系列表現顯著的并發癥,形如四肢運動功能狀態異常、泌尿系統感染、肺結核、蛋白尿、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給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表現顯著的不良影響[6-7]。由于并發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最終發生臨床死亡結果的主要原因,因而采取有效方法幫助患者預防和控制并發癥,是確保患者順利取得最佳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條件[8]。
2014年11月—2016年2月,該院以接診的部分糖尿病患者作為臨床調查研究對象,在針對患者實施傳統健康教育基礎上,有效控制和預防了患者臨床并發癥的發生蔓延,該次研究實踐過程中,研究組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測算數值為11.37%(5/44),明顯低于參照組的測算數值31.83%(1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研究結果揭示,針對臨床中實際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行系統性健康教育,相較針對患者行常規教育,能較為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適宜臨床普及運用。
4 結語
針對臨床中實際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行系統性健康教育,相較針對患者行常規教育,能夠促進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值得在臨床醫學實踐過程中加以推廣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玉榮,張春輝.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發生中的積極作用探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7):170-171,180.
[2] 董淑杰.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發生中的積極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206.
[3] 王瑞芬.健康教育在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2):196.
[4] 岳桓民.健康教育在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0):113-115.
[5] 張景瑋.健康教育在預防及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中的作用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1):343.
[6] 李艷芳.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6):279-280.
[7] 秦秀珍.健康教育對控制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15):416-417.
[8] 高俊利.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及發生中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12):1511-1513.
(收稿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