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界來
【摘要】如今,職教英語課程改革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復雜,實施過程越來越困難,其中,最難攻克的部分就是英語師資建設。所謂的職教英語,既有高等英語教育的屬性,又有職業英語教育的屬性,如果英語師資建設落后,那如何開發職教院校課程呢?優秀的英語師資,是教育改革的基礎,也是語言實踐方式變革的基本保證,否則還是傳統模式下的學習方式,職教英語課程改革失去了新意,達不到培養職教人才的要求和目的。但是,如今職教英語課程改革中的英語師資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來探討和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比如如今的職教院校英語教師在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他們有沒有促進職教英語課程改革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今后應該如何快速發展?
【關鍵詞】職教教師 英語
一、前言
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對通識類課程定位的誤區。隨著近年來學習德國職業教育思想,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課程改革在各職業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了中國職業教育界的高度認同。尤其是2010年前后,教育部要求職業院校課程設置應遵循企業實際工作任務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模式,這次課程改革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由于部分職業院校理解上的偏差,重視專業課程的重組,而忽視了通識課程的同步改革,職業英語等通識課程受到了強烈沖擊,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高等性”“職業性”的本質屬性。很多職業院校樂此不疲地進行專業課程改革,擴大或提升“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讓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一線,或請進一些企業的高技能人才進入職業院校的課堂。
二、職教英語師資現狀調查
首先,本文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問題就是關于職教英語的師資建設,發現如今職教院校的英語師資力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就是老教師,他們是從中專教學升職而來,年齡較大,教學模式傳統老舊。第二種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能力強,但是教學經驗不足;第三種就是研究生以及有高級職稱的英語教師,他們擁有高學歷及豐富經驗,是院校專門引進的高等人才。雖然師資力量類別眾多,但是數量十分有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職教院校的學生數量逐年減少,院校不得不控制教學資源;二是專業課教學改革逐步發展,不可避免的影響改變著英語課的地位,如今在整個職校的教學體系中,英語課已經越來越不受重視,慢慢被移除。調查中還發現,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高達65%,這提高了職校教師的學歷水平;而且教師的職稱水平也有所提高,40%以上的教師都至少是副高職稱了;但是也有45%的教師認為高學歷和高職稱并不代表優秀的教學能力;同時發現推行的職教英語教學法和課程改革,有一半的教師根本沒有參與過,他們依然沿用著以前的教學模式;總體上,英語教師的發展現狀堪憂,相對于其他專業課老師,英語教師少有機會出國學習或者通過進修來提高自身水平,職教院校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解決方法,深知很少組織活動讓英語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更別說培訓教學改革理論和專業知識了。
三、職教英語教師提升路徑
想要解決職教英語教學現存的種種問題,只有先解決英語教師發展的問題,才能培養出需要的職教人才。1.首先在職教的“師資隊伍”項目的總體設計中,必須將職教英語教師的發展納入其中并作為一個重要部分,院校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發展,使之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需求,并能培養優秀人才。如今大學生、研究生數量日益增多,職業教育的地位愈發尷尬,在整個教育大背景下,職業教育應該更注重專業發展,所以應該把“實用為準”作為職教英語教學的內容,堅持“有用、夠用”的教學原則,課時不要求多,但要求精。同時要求職教英語教師有親身實踐經驗,要去企業實習,了解專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只有切身體驗了才知道學生應該具有什么能力才能勝任這個崗位,針對工作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創建ESP行業英語課程,讓學生能真正學習工作所需的技能,擁有勝任崗位的能力,培養專業性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那么重點任務就是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了,為此,建議職教院校在“師資隊伍”計劃中建立監督機制,對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進行監督評價,提高英語教學整體水平;同時制定英語教師自身的職業規劃,可以讓英語教師通過出國進修、參與研討會、相互交流評價等來提高教師自身水平;讓教師去企業實習鍛煉,親自去工作崗位體驗,促進教師對工作需求的理解,優化教學方案;嚴格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實施,必須讓教師參與討論如何進一步實施英語教學內容,要提出有建設性的課改方案;打造一個對外交流的平臺,讓英語教師與外教相互交流,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多組織一些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讓英語教師結合實際,實施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各院校就針對以上各種制度做出一個評判標準,將英語教師的各種執行情況納入學校的監督管理系統,促使英語教師在教導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發展進步。2.除了來自院校的監督之外,英語教師自身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要看清自己的薄弱點,發現自身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學習完善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和執教能力。針對職教的學生,要明確學生的文化程度,他們可能學習自覺性差,學習習慣不好,與本科學生差距較大,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讓他們能真正學習到知識,對他們自身發展有促進作用。教師不應該選擇學生,應該去培養學生,只有教師自身認識到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才能促進自身發展,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
參考文獻:
[1]劉黛琳,盧麗虹.論職教高專公共英語教師發展[J].外語界, 2012(4).